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道德的基础是科学

道德的基础是科学

周祖 庠

乍看起来,科学和道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怎么就扯到一起去了呢?科学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力;而道德是上层建筑,是形而上。然而再想一想,这样说也有道理,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道德是不是由科学基础来决定的呢?

我们还是先看看“道德”一词的来源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垓,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老子· 第二十五章》)①

可以说,这就是“道德”的“道”的最早来源。因此,“道”指的就是大自然也就是宇宙的本原规律。

在这规律下,万物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人类、人类社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 第四十二章》)

那么“德”是什么呢?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老子· 第二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老子· 第五十一章》)


“德”就是“得”,就是应道而生的万事万物及其所应遵从的宇宙规律。包括人类社会的思想和言行。

可见,老子的道德观,一开始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是唯物的——最大的唯物(这也是给那些说老子思想是反动的唯心论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基础,就是自然或宇宙本原规律以及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行为。

此后,孔子继承老子的观点,提出了:

“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

的主张。这里的“道”,指理想的社会和人格;“德”,则是指为了实现这种理想,人们应有的立身原则和行为准则。

客观地说,老子的道德观在先秦儒家文化中已经有所异化,后者之道不再立足于宇宙规律而变成了“儒家理想”。原因是儒家认为所面临的是一个“礼坏乐崩”的社会,因而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所谓“三代大同”的理想。虽然如此,儒家之道德从本质上还是紧扣道家的,其核心就是“仁”、“义”二字。而“仁”、“义”,《老子》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

可见儒家的“仁义”,是在道德本原丧失后的一种补救措施。

汉以后,老子、孔子的道德观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逐渐异化得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它的性质。儒术、谶纬学、玄学、理学、心学,这一条线,这里就不再一一评说了。

到了现代,人们则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它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阶级也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道德标准都是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为目的的。

这些都是阶级社会道德观的反映,与老子、孔子的道德观相比,终不是源而是流了。

老子的道德观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万物因自然规律而产生,包括人类本身。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宇宙规律,借此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中华民族上古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那种“战天斗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战胜大自然”。“世间第一个宝贵的东西是人,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论点,都是违反科学的,不道德的。它是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的一个怪胎。西方后工业化的结果,已经严重破坏生态,影响到万物的生存,包括人类自己;而我们大中华现在反而步西方这方面的后尘,舍本逐末,后果实在堪忧。针对这种形势,我们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不但要保护动物(人类本身也是动物的一员)、植物一切生物,也保护非生物”的环保口号。即使是一草一木、一土一石我们都要加以爱护和珍惜,需知:地球是大宇宙中为数极少的最适宜万物生存、发展的家园,这资源是极其稀罕、有限的,这就是我们的“泛人道主义”。我们不欣赏“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提法,因为这种提法是自私的、狭隘的、实用主义的、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的人类,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祸水。

tt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道德的基础是科学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