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选举昨天在候选人与落选人的激情表现与舆论纷扰中结束。尽管竞选过程风波不断,受访大陆学者却乐观地认为,梁振英胜选反映了香港主流民意,也与中央意愿相符,体现了“双赢”。尤为重要的是,今年是香港特首第一次由选举产生,选举过程平稳合法,为香港民主进程的循序渐进与最终走向普选开了个好头。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参事时殷弘受访时形容,这次选举“没有经过大折腾”。
时殷弘认为,在竞选期间,所有候选人都得到一定的支持,也进行一些相互攻击,但是选举前多数民调都表明梁振英民望相对要高一些,因此这个结果符合了民意。
时殷弘也指出:“虽然现在是间接选举,如果第一次选举闹得天翻地覆,必然会对香港今后逐渐举行更完满的选举增加很多困难,各方的顾虑都会比较多,现在这个开端还不错。”
至于说有香港政党人物质疑选举的独立性,还有舆论指梁振英是“惨胜”,没上任已经“跛脚”,时殷弘的看法是:梁振英虽然不是“非常非常受欢迎”,但也有足够的支持度,相信他必将通过个人与特区政府所有高官的努力,改善香港的治理与民生,以弥补他在民意支持上的不足。
他也提醒说,梁振英虽然没有压倒性多数,但“就算在西方完全民主制度下,压倒性多数的选举也是比较少见的。”
长期观察港澳台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张同新则强调,说梁振英的民望低并非香港主流民意。香港是个多元社会,媒体乐于报道不同的声音,因为它们有新闻价值,但对梁振英的质疑并不反映香港主流民意。
张同新说:“第一,它是合法的;第二,它是按照选举法,充分走了多项民众程序进行,出现了三位候选人,选举委员会也代表了他们所代表的那一部分民众去投票。按照这个法定程序选出来的,难道不代表主流民意?”
他批评说,香港有些人总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中央政府在操纵香港选举,这是“极不公正”、“极不正确”的个人私见。中央政府是否在包办香港的选举,这次选举就是最佳证明。最初,唐英年第一个宣布参选时,就有人议论唐英年是中央指定的,之后出现了三个候选人,候选过程十分激烈,张同新认为,这就说明中央政府没有指手画脚。
在被问梁振英被质疑为“地下中共党员”的话题时,张同新受访时笑说:“他们不如再说一句,他是大陆的卧底,不是更吸引人吗?这种言论在香港出现,不奇怪。”
昨天的选举结果揭晓后,香港中联办对梁振英表示祝贺,承诺全力支持梁振英和特区政府施政。北京的中央政府机构则没有发表意见,央视晚间《新闻联播》也只是报道了选举的方式、结果、梁振英的致辞,以及梁、唐握手等新闻画面,没有评论。
谈到中央政府对香港选举的影响,时殷弘以正面态度看待。他说:“香港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区。中央政府应该有总的指导作用,是不是一定要产生一个与中央政府对抗的特首才算是民主呢?”
他相信梁振英基于基本法当选,今后的施政也将在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同时,在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施展特区首长的权力。
● 韩咏红
学者对港特首选举反应
づ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大陆学者:梁振英胜选反映港主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