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国学专版(第九期)

国学专版(第九期)
主编:高翊凯  2012-9-1
国学讲坛:走进《中庸》(一)
{前言:
《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学者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所作。
关于《中庸》的书名,汉代郑玄认为:“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而宋代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说近同于程说。笔者以为,如果是“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那么书名叫《中和》即可,没必要专门加个“庸”,而且“中”与“和”是两物,只保留“中”就丢了“和”,也不妥。故暂从程说。(《三字经》谓“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笔者以为,儒家阐述的“中庸”之道并不等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等人所说的“中道”原则。因为后者的“中道”是指行为适度,把握分寸,不偏激过分,这只相当于“中庸”中的“中”,即“中不偏”。而“中庸”除了“中”,还有一个“庸”,即“庸不易”,这是“中道”所没有的。中者,不偏不倚,故为天下之正道;庸者,不易不移,故为天下之定理。}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天所给予人的自然禀赋就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明此道而加以推广就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君子警戒谨慎于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小心畏惧于没有人听见的地方。没有比在隐暗处更容易表现的了,没有比在细微上更容易显露的了。所以,君子特别谨慎个人独处的时候。
喜怒哀乐没有发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发露出来而都合宜,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则是天下通达的道理。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正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分析】:此段是《中庸》的开篇,从宏观上概述了全书的主旨。作为对《中庸》全书的高度概括,此段堪称不刊之论。其中提出的“慎独”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君子的必修课。公开场合旁人在场,众目睽睽之下,言谈举止符合规范是较为容易的;但若是没有旁人在场,说话做事只有自己知道,此时能否还能像在公开场合一样言谈举止符合规范,那就全靠个人修养了。
2、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言行遵循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刻刻合宜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的言行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分析】:此段讲了君子和小人在对待中庸问题上的不同。“小人之中庸也”,东汉的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
3、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很少有人能做到,已经很久了!”
【分析】:《论语•雍也篇第六》作:“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广大精微,故民鲜能行之。
(接下)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国学专版(第九期)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