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国学专版(第十期)

国学专版(第十期)
主编:高翊凯  2012-10-5
国学讲坛:走进《中庸》(二)
4、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孔子说:“舜应该算得上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请问别人,又善于考察那些浅近的语言,对别人能隐藏其过错而彰扬其功善,他掌握了人们过与不及的两种极端,而对人民采取中庸之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缘由吧!”
【分析】舜能“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合乎中庸,自然受到孔子的称赞。
5、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强。孔子说: “你是说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呢?还是你所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温和的态度去教导人,不报复蛮横无礼的行为,这是南方人的 ‘强’,君子处于这种‘强’。枕着刀枪、穿着盔甲睡觉,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人处于这种‘强’。所以,君子能与人和睦而不同流合污,是‘强’中的矫矫者!君子立中道而不偏不倚,是‘强’中的矫矫者! 国家有道,君子不改变穷困时的操守,是‘强’中的矫矫者!国家无道,至死也不改变平生的气节,是‘强’中的矫矫者!”
【分析】君子之强,是意志之强,是品格之强,是气节之强,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这才是大丈夫!
6、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君子的中庸之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晓其中浅近的道理;而涉及道理极其深奥之处,即便是圣人也会有所不知。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一般的道理也可以实行;但涉及道理极其深奥之处,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人们对之尚有遗憾(何况圣人就更不能全知全能)。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说它大,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装载它;说它小,天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它剖析开的。《诗经·大雅·旱麓》说: “鸢鸟飞上高天,鱼儿跳跃深水。”这喻示君子能上下明察。君子的中庸之道,开始于普通男女,浅显易懂,及至最高深之处,就可以明察天地。
【分析】孔子曾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之道就近在日常生活当中。匹夫匹妇虽不知,但仍能实行其浅显之处,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另一个方面,道又至大而“天下莫能载”,天地万物无不受其支配。所谓“小而无内,大而无外”。这一小一大,就体现了一种辩证内涵。而君子能掌握遵行道,故能上下明察,“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的学习,详细的探问,谨慎的思考,明晰的辨别,笃实的履行。
(接下)

ミ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国学专版(第十期)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