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黄灯新规成男人夜不归宿的理由

“闯黄灯”新规不是权威而是威权


                        

  一男一夜未归,第二天早上才到家,妻问何故,男:昨夜路口遇一黄灯,闪烁不停,一直等到今天早上6点才恢复正常。

  妻:为何不打个电话?

  男:开车打电话扣3分啊!

  ……

  这仅仅是“史上最严交规”实施,闯黄灯罚款100计6分,网络万千吐槽,写稿时QQ群不断跳出各种段子信手拈来。

  谁也想不到,“闯黄灯扣6分”新规,竟为男人夜不归宿找到了理由。

  事实上,“闯黄灯”被吐槽,是因为具体操作太“坑爹”。

  “2013新交通规则,我成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正常行驶前车骐达见黄灯一脚急刹,我给他撞出去一个车身……”元旦这天,孙先生在微博上讲述了他“被中招”的经历。他说,当日他驾车在西大望路由北向南行驶,在即将到达信号灯时,以不到3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但绿灯变黄灯的那一瞬间,前车突然急刹,“根本轮不到你反应,我的车自重3吨,惯性太大。”最终,孙先生的车将前车追尾,对方后保险杠及尾门被撞坏,他的车没事,人也无碍。

  孙先生说,前车司机是在绿灯状态下刚好马上要过路口,“变黄没有任何征兆,过了就6分,没人受得了。”

  新年第二天上午,成都高新区紫瑞大道一处红绿灯路口也发生4辆小车连环追尾事故。从事故现场看,实乃前后车主对黄灯判断差异采取不同措施所致。

  

  “史上最严交规”那么多条,网民为何单拿“闯黄灯”说事儿?那是这条与所有车主朝夕相伴。为何规定那么严厉?那是汽车“闯黄灯”面临的后果是行人“闯绿灯“。都”闯“,不死即伤。而行人“闯绿灯“有严厉处罚条款没?没有。

  窃以为,“闯黄灯”新规之所以全国一片哗然,根本问题出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人为本“”同情弱势方“的立法依据错误。其错误的根源,是没有赋予”路权“对交通参与者同等法律地位。

  

  2009年8月12日,各大网站转载人民日报消息《公安部:醉酒驾车者将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这条新闻撒手锏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当时感觉,这是中国交通管理的一个伟大起步(后来证实这仅仅是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的设想)!之所以谓之起步,是因为管理者在众多交通违章行为中,仅仅精挑细选了“醉酒驾车”才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为何不把所有交通违章行为全盘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回答这一问题的确尴尬。因为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维持交通管理运转的财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要知道,现今眼目下,交通违章罚款资金流,实乃国库一大重要补充!

  单就成都为例。2012年12曰15日四川电视台报道说,成都汽车保有量已达240万辆,目前每天上牌900多辆,新号段即将投放。240万辆车,每辆车一年违章成本算1000元(我家那车,6年车龄行驶至今不到8万公里,每年缴纳违章罚款都在1500元以上),这笔国库收入至少24亿。去年7曰17日,公安部发布消息称,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其中汽车1.14亿辆,摩托车1.03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按这个官方数据,每年违章罚款,国库收入至少都在1500亿以上!

  

  我曾三次到美国采访波音公司和其他考察。就美国的交通管理,曾认真做过“采访”——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汽车国度。美国的“路权”,只有法律,没有“同情弱势方”一说。在斑马线上撞人致伤,驾车人的责任,基本上赔得倾家荡产。因为,斑马线“路权”是行人的。步行纽约、华盛顿、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街道,斑马线上只要有人在走,所有右转车都是在线外等候,没看见一辆右转车,敢在人行道上与行人抢道甚至和行人并行。即使直行绿灯亮了,只要斑马线上有行人,所有车辆均原地不动。在那个国度,我们都是“中国式”习惯行路。曾有几次,看见斑马线行人信号灯即将绿转红,足将进而趑趄时,停在最前面的美国佬,都友好地在驾驶室挥手,意思是:“别慌,你们先走……”

  但是,如果在快车道上行人与车辆抢道发生事故,行人受伤不仅“自找”,而且还得赔偿车辆损失以及车主误工等费用。因为,法律判定这时的“路权”是车辆!

  美国的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双向八车道。即使那么发达,塞车也是常态。为了节约能源并鼓励“拼车”,高速路紧邻隔离栏的那条道,均有一黄线与超车道区隔。黄线以内是“乘坐2人以上车辆”的快速通道。纽约到华盛顿高速,经常遇见塞车,我们乘坐的8人“灰狗”道奇,走黄线,一路“检阅”缓缓移动的各式车辆。在过一些收费大桥时,单独一条黄线规范的通道是免费的,不过,也是坐2人以上车辆才能享受。我们通关一路畅通,排队缴费的一两公里缓慢挪动,没有一个只坐1人的车子敢走免费通道……我们当时很纳闷:“黄道内很通畅,四周也没警察,怎么就没有一辆车敢进来借道超车或者通关?”开车的那个美籍上海“阿拉”一语道破天机——

  在美国,上路的90%车辆都是一个人在车内。车上只有一个人,进入黄线就是违章。别以为高速路没看见警察。只要你违章,警察就会从天而降。在美国,即使普通违章一次,被警察逮住把你驾照往腰间POSS机一刷,完了,倾刻间,全美所有保险公司、银行都会收到你的不良记录。有了不良记录,对不起,第二年开始,你的车辆保险费上浮,银行贷款利率上调,无论你走哪家,没办法“勾兑”,政策全美各州一样。普通违章,记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累计5次,一年后,你将付出的综合成本是每次违章接近1000美金。如果一次饮酒驾车,一次罚款就是上千美金,记录如果三次,那你等同于二级谋杀,一辈子不能开车不说,还得在监狱呆一会儿……对交通管理的如此“超高压线”,试想美国人谁敢碰触?

  这就是经济杠杆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美国交警的待遇、装备,不靠罚款。这是老美有钱。

  

  当年提出“醉酒驾车者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设想的那位公安部交管局负责人曾说:“当前我国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交通违法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特别是驾驶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还大量存在。至2008年底,全国近25万交警,管辖公路长达373万公里,即平均每名交警管理15公里公路(这还不包括所管理的城市道路)。”

  美国的交通警察比我国多?美国的公路里程比我国短?

  显然不是。

  这就回到本文主题:“闯黄灯”新规到底是权威还是威权?

  “闯黄灯”新规,首先是违背牛顿惯性定律。城市交通规划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文国玮说,汽车距离停止线10米内是肯定刹不住车的,时速20公里的,停车约需15米;经济学家韩志国发微博说:红绿灯相互转换,最有意义的是黄灯的缓冲过程。闯黄灯罚款,黄灯就与红灯等同,这不但否定了黄灯的存在意义,也否定了绿灯与红灯的互换功能。红灯与绿灯只需保留一个:保留绿灯,灯灭即停;保留红灯,灯灭即行。交通如社会,没有缓冲,追尾和碰撞就会如影随形。

  在统一各地执法人员和民众对黄灯认识非常不统一的情况下,强行推行一个违背科学,法律上有漏洞的规定,显然会引起很大的混乱。

  “闯黄灯”危害确实很大,但“闯黄灯一律扣6分”无疑是恶法。民众吐槽,学界认为不科学,交管部门也有人反对,面对“闯黄灯”汹涌舆情,公安部仍傲慢地要求各地严格执行“闯黄灯”新政,广东省交管局甚至认定深圳不罚闯黄灯有违法嫌疑。极力维护一个明显失误的决策,这不是权威,而是威权。

  窃以为,要彻底治理交通违章,应该对交通参与者“路权”实行法律地位的平等。对交通违章罚款资金流,就应该“关闸”——参照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制定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超高压线”。比如,把所有交通违章行为全盘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车主一旦开车违章记录纳入个人金融诚信体系,那他的个人乃至家庭开支成本将视他开车行为而增减。这是真正用经济杠杆调控有序交通的“高压”。摄于这“高压”带来的家庭成本支出,违章现象将呈几何级数递减。

  当然,如此一来,罚款资金流将大幅度萎缩,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将是中国课题。

最新进展:

公安部1周3度回应闯黄灯

2日,要求各地交警严格执行;

5日,解释说,黄灯亮时如没过线则应刹车停住,哪怕越过斑马线也要停住,只要停住就不处罚。

6日,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这是新交规执行开始,一周之内公安部第三次回应“闯黄灯扣6分”这一规定。

文/勒克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黄灯新规成男人夜不归宿的理由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