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胡裸退温告别 习李体制初定型


虽然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要到下月才分别接替胡锦涛、温家宝出任国家主席和总理,但两人近期频繁的“热身”活动显示,主导未来10年中国政坛的习李体制已现雏形,胡温体制则正走入历史。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交出中共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胡锦涛就主动进入退休状态,若非必须(如以国家主席身份会见外宾、观看演出等)不再抛头露面,“裸退”之意彰显无遗。相比之下,温家宝活动依然频繁,不仅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政令,还到街道与民众座谈,到国家发改委、央行、商务部等部委进行“告别视察”。尤其是温家宝坦承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希望得到民众的谅解与宽恕,充分展示了他感性的一面和看重名节的士大夫特色。

但无论是胡锦涛“全身而退、任人评说”的淡定,还是温家宝希望民众宽恕的谦卑,胡温留给习李的空间要明显大于10年前;更有如今中共权力交接进一步规范、政治强人难以复制的时代因素。因此,习李体制的雏形比当年胡温体制的雏形出现得更早。

习李体制是否成形,主要是看习李二人在党内的地位和权责分工。习近平、李克强在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分别排第一、第二,这与胡锦涛、温家宝以前在常委中排名第一、第三有很大不同,意味着李克强与习近平权力差距比温家宝和胡锦涛的差距更小,李克强的实际权力也将比温家宝更大。

从分工上看,习近平在名义上要总揽全局,但实际上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从习李二人的近期表现看,习近平将主要负责党建、军队、外事以及重要人事安排,李克强则负责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人既相互依靠,也权责清晰,共同组成中国政治、经济的权力轴心。而中共政治局其他常委的工作,则主要是配合习李权力轴心的运转。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把重点放在展示改革决心,迅速掌控军队,深入访贫问苦,尤其是高举反腐大旗,提出苍蝇老虎一起打,誓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引来公众的好评和期待,为他的个人形象加分颇多。但习近平很少对经济问题发表看法,显示出他对李克强的充分尊重。

即将成为中国经济“大管家”的李克强在十八大后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尤其是他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不改革将承担历史责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政府不能追求“自拉自唱的增长”;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将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转向公共服务等等,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界对李克强的印象也从以前的“低调务实”,变成“懂经济”、“有魄力”,对他接掌中国经济有了更乐观的期待。作为“上山下乡”的一代,习李有着相似的青春经历,两人后来在仕途上的升迁也大同小异。不过,作为党内不同派系推选的代表人物,习李在竞争大位时难免有过心结或矛盾。如今,大位早已尘埃落定,与两人肩负的历史责任相比,曾经的“瑜亮情结”已无关紧要,而两人能否团结合作却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政治稳定。换句话说,习李其实同在一条船上,除了同舟共济,一起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外,恐怕谁也无力单独将这条船划到彼岸。

在习李体制中,作为“一把手”的习近平当然拥有更大的权力,但他也可能因此要对维护习李团结承担更大的责任。在中共十八大闭幕式上,习近平有意等着和李克强一起离开会场,并在平时的讲话中不干涉李克强管辖的领域;李克强也积极配合,在不同场合表示对习近平的尊重。两人共同向外界传递团结合作的信号,有效减少或消除了党内不同派系因高层人事安排而产生对立的传言。

习近平、李克强上台后的“头三脚”踢出了一个良好开局,为习李体制的形成和获得舆论认可奠定了基础。但习李体制今后10年能否运转顺畅,仍需要时间的磨合和实践的检验。

[摘自互聯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胡裸退温告别 习李体制初定型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