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谈“同志”色变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眼下,“同志”已然是最火热的话题。而当某个事物突然成为风尚开始引领潮流时,它似乎就不再那么单纯了。在同志群体最活跃的几个圈子里,很难说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是真有同性倾向,还是为了迎合同性潮流而为自己贴上同志的标签。
你的性取向你做主
同性恋是一种病吗?
同性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多年来,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但仍没有一个结论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中国2001年4月20日,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对同性恋的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做了调整,把同性恋删掉了,认为它不是病,而是一种少数人的性取向。
“性”取向背后的“爱”取向
当代社会,“性”越来越与“爱”没有直接关系,而更多地是与金钱、物质挂钩,整个社会越来越商品化,性也商品化了,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只是为了寻找刺激与时髦才发生了同性性行为,但这类“假性同性恋”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同性恋是“爱”取向,而不仅仅是“性”取向,爱尔兰作家Colm Toibin说过:“同性恋在我来说是平常不过的事情。我相信爱是最大的力量,亦是最大的权利,你爱吃橙,他爱芒果,就是如此这般平常简单!”
成功者才有资格消除偏见?
如果你是一个有钱人或者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即使你是一头猪,也有人会追随,但如果你一文不值,只是个“loser”,那么你只能被称为“死变态”!这既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也是最应该被改变的部分,我们要求的同志平权反歧视,不只是针对名人,也应该在生活中做到如此,这不只是针对性取向的平等,也是人与人之间无关地位、身份,只关尊严的平等!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这不是一个问题
在面对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等群体时,我们没有必要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你以为只有性交才能带来快感,他却认为精神上的依存更加重要,那么何必将大多数人的观点强加于少数人呢。同志受到社会的压力、伦理道德的影响,很容易接受不了自己,甚至厌恶自己,当一个人连自己都接受不了自己的时候是最痛苦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和其他人是对等的,与众不同不是错,否定自己才是错。
“爱与共融” 做起来真难
独善其身并非易事
通常被认为是“开放、民主”的西方社会,“反同”声音其实日益高涨。1月12日,法国巴黎近30万人游行,反对议会通过同性婚姻以及同性婚姻领养合法化的提案,队伍中除了有教徒和右翼政党支持者,居然还有同性恋者。
政客的表态当属“政治投机”,但信仰“爱与共融”的教徒却偏偏与同性恋甚至是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水火不容”。比如早前香港部分宗教团体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反对同志,是因为他们是‘不自然’的!。”
社会远没有想象中包容
多元化社会容不下一群LGBT,人们表面上支持他们,但若自己也身陷其中,却是那么无助:“孩子是同性恋,我该怎么办?”、“天啊!好哥儿们跟我表白,他可是有老婆的人啊!”、“我喜欢的她心中有另一个她,作为男人,我该怎么面对这个情敌,让她变回‘直女’?”
不能接受DNA出了错、无法心平气和接受或拒绝一个同性恋者追求、想把一个“弯”的人“掰直”……社会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包容,人们能说不腰疼的话是因为这些人暂时与LGBT处于两个平行空间,没有交集的时候能相安无事,但两个空间一旦重合的话,也许就水火不容了。
同性恋仍需强大的内心
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原本是最遵循本性的行为,却让那些直人倍感“不自然”,只能哀叹所谓“人人平等”实为一句空话,歧视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大部分受歧视的人和LGBT人群暂时只能依靠一颗强大的内心活着。
与性别无关的爱情
无论你反对也好甚至回避也好,但不能否认的是:“同志”已然是最火热的话题。而当某个事物突然成为风尚开始引领潮流时,它似乎就不再那么单纯了。在同志群体最活跃的几个圈子里,很难说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是真有同性倾向,还是为了迎合同性潮流而为自己贴上同志的标签。
同性恋成为通行证
李安的那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放在时尚圈再贴切不过了。在这个圈子里,与其问谁是同性恋,不如问谁不是同性恋,对于潮流人士而言,异性恋反而显得很怪异。究竟是Gay选择了时尚圈,还是时尚圈选择了Gay,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若想在时尚圈立足,面对十男九Gay的圈内现状(剩下一个恐怕还是双性恋),即使是直男也要装Gay,谁让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玩法。
与时尚圈有共同点的娱乐圈,也是标榜潮流与新奇,追求刺激与挑战,但与时尚圈的“装”不同的是,娱乐圈的同志情更真。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同性恋群体理解和接纳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艺人选择出柜,他们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努力为这个群体争取更平等的权利。但相信还有为数不少的艺人因为种种顾虑,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性取向。不过娱乐圈向来鱼龙混杂,所以断背群体中自然也不乏“伪同志”的存在。
同志之路勿走偏
还有一个群体不得不提,他们是爱好重口味的90后一代。在这些学生的眼中,男同女同是开放式话题,他们对于同志大多是抱着“赶时髦”“玩一下”的态度:在校园里获得异性喜欢不算厉害,能让同性也爱慕才最给力。然而未成年人对同志的迷恋其实并不一定能代表他们的性取向,他们中的多数人只是想宣扬自我意识、希望得到关注,以及证明自己长大罢了。
结语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就像彩虹的美丽来源于浓烈的色彩组合。同性恋,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生存、生活的方式而已。但若只是出于“有趣”“跟风”的动机,便打着“同志”的幌子寻求刺激,那只是灵魂空虚、精神失控的“伪同性恋”。事实上,除去同性性行为,同性性倾向才是真正界定同志的标准。同性恋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忠诚理想化的诠释和表达,也是对爱情极致化的向往和追求,但愿当下的同志潮流不会让同性恋变了味道,更不要让同志之路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