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文化走廊 > 正文

纽约时报温家财富报导后 还有一个阴谋论

                       

纽约时报温家财富报导后 还有一个阴谋论

一 位纽约资深新闻业人士分析说,实际上,这里面确实有一个“阴谋论”,但不是来自《纽约时报》,而是来自别的方面。当有人知道无法阻止《纽约时报》刊发温家 宝家族的长篇调查后,便释放出了保守派打击改革派的烟幕,以此为温家宝家族抢先赢得舆论支持。因为,《纽约时报》这篇报导的写作与发表,有关当局瞭如指 掌。

  正是有鉴于人们的这种关心,张大卫在这篇报导出来之后,接连写了《〈纽约时报〉如何调查中国公司?》和《问答: 〈纽约时报〉调查报道幕后》,作为对报导的补充。这两篇文章强调,张大卫在写这篇报导时,并没有什么人爆料,他是通过付费僱佣律师事务所或谘询公司代为申 请查阅,他为《纽约时报》获取了数千页公司材料,以研究温家宝总理的亲属所控制的商业网络,从而查出了温家宝家族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商业帝国。
  《纽约时报》发表《中国领导人家庭的隐秘财富》这篇调查报告之后,各种评论接踵而至,其中不乏批评与建议,但更多的是赞美与羡慕。这一次,连《纽约时报》也禁不住在中国政府的高压面前赞美自己。

  就在温家宝家族10月27日通过香港媒体发表律师声明,指《纽约时报》关于温家宝家人及亲友的报导不实后,《纽约时报》迅速作出反应,报纸的女发言人爱琳· 墨菲(Eileen Murphy)说:“我们坚持我们的报导,也为这篇报导感到无比自豪。《纽约时报》一向以高质量调查性报导闻名,这篇文章就是一例。”

  在10月30日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多位中国记者表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花了很多心思,尽到了媒体的责任。但是,他们认为,假如拥有新闻自由,中国的同行会做得更加细緻,也更加清楚哪些关键点应该重点突出。比如,这篇报道没有强调指出,温云松从一名民营企业家一跃而成为隶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国有企业中国卫通集团的董事长,享有相当高的行政级别,显然不合常理。又比如,温家宝亲属所经营企业和垃圾焚烧产业关系深厚,而垃圾焚烧产业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引发诸 多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余杰11月1日在接受明镜新闻采访时表示,要知悉温家宝家人具体怎样得到这些利益很难,温家宝本人是否涉及贪腐,或只是家人瞒着他做事,并非《纽约时报》这样一个外国媒体或像他这样的独立知识份子能判断的。

  博讯10月27日的一篇报导则指出,《纽约时报》报导存在重大事实错误。这篇题为“纽时炮轰温家宝的报道有重大缺陷:81%的金额未核实”的报导指出:

  【27 亿美元中的22亿美元的资产来自段伟红的泰鸿公司,疑点在于段伟红到底有没有为温家宝家族代持股份?文章提出的唯一证据是段伟红的公司有温家宝的家属持有 股份,包括温家宝的母亲和其他亲属。但这是2004-2005年的事情,段伟红使用了这些家属的身份证办理股份。而平安保险2008年上市前,温家宝的家 属已经全部退出公司,平安保险的利益是2009年实现的。据悉,对以上所有的手续,段伟红都保留了证据。由此看来,泰鸿公司的22亿美元的价值,和温家宝 家属并无关系,至少是无法核实的。如果这22亿美元存疑的话,另外的5亿美元是否也有疑点呢?

  在过去近10年中,曾有媒体报道“郑建源”是温云松的化名,并为外界所相信。最近郑建源站出来,澄清了他不是温云松,他真正的幕后老闆就是郑裕彤,郑建源为香港宝华投资的董事长,本人是在香港的大陆移民,与温云松无关。

  经常披露中共高层内幕新闻的“樵夫”发表专稿, 也暗示《纽约时报》关于温家宝家族财产的报导事实可能有问题。文章说:

  【据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曾经参与调查温家宝贪污调查的一位高官的亲信私下表示,关于温家宝家族贪污的线索实际上只有三个:一个是温家宝夫人张蓓莉在台湾买高价 珠宝;二是温家宝家族与通过平安保险公司敛财;三是温家宝的儿子化名郑建源敛财。这次《纽约时报》声称温家宝家族贪污,主要根据也就是这三条。不过经过反 复调查,他们发现其实张蓓莉并未在台湾买过任何珠宝,而只是应邀鉴赏而已。在她鉴赏之后又人“故意买了珠宝”送给张蓓莉,也被张蓓莉拒绝了。可是有关店家 为了自己的生意故意宣称张蓓莉本人购买了高价珠宝,因此传出了所谓“张蓓莉在台湾高价买珠宝”的传言。至于平安保险,第一该公司运作完全合法,第二实际上 温家宝家属与平安保险公司早就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说温家宝家族通过平安保险公司敛财,实在难以成立。而说温家宝的儿子化名郑建源更是离谱,因为郑建源本 人早就公开澄清他不是温云松,而且与温云松没有任何关系。

  最有力量的反驳,来自彼得·李(Peter Lee)10月31日在《亚洲时报在线》(Asian Times Online)的文章,这位擅长报导东南亚事务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记者说:

  【27 亿美元其中的22亿是从温家人可能拥有的中国平安保险的持有股份中推断出来的。这些股份是在2002年由合伙人公司以6500万美元购买,而这些股份又在 公开发行股票(香港2004、上海2007)后大涨。而对于这些合伙人公司,很遗憾,《纽约时报》并没有真正说明清楚,到底是这些合伙人公司只是温家用来 诈欺的幌子公司、还是它们只是提供给包括温家人的中国和海外精英一个制造财富的特别通路。

  而对于这些合伙人公司,很遗憾地《纽约时报》也并没有真正说明清楚,到底是这些合伙人公司只是温家用来诈欺的幌子公司、还是它们只是提供给包括温家人的中国和海外精英一个制造财富的特别通路。

  温 家人在平安保险的约13亿美元的股份是由天津泰鸿所控制的,而天津泰鸿则是由中国最有钱的人之一的段伟红所控制。段伟红据说是温家、特别是温家宝夫人张蓓 莉的老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段伟红是否只是温家的中间人、又或者她就只是一个家族的友人,以精心策划、道德上有瑕疵但不违法的、责任与机会的网络中, 替温家赚钱的同时自己也获利?

  从平安保险的交易可以看出特权资讯和通道标志,但它并没有显露出温家人介入使平安成功 的迹象。泰鸿的投资始于2002年,但是温家宝领导下的国务院免除平安保险等公司所受经营范围上的限制是在2004年。即使没有中共高层官员的帮助,预测 平安将可以成功且获利也并不是难事。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在2002年就已经是有8年对平安保险投资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在2002年汇丰控股(HSBC)更另外投入了6亿美金(而汇丰之后更以10亿美金收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股份)。

  平安聘请了麦肯锡谘询公司作为它的商业运作顾问、经由一家欧洲的人力资源公司聘用它的员工、并在2005年被《欧洲货币》(Euromoney)评选为亚洲最佳管理公司之一。它在日后也成为一间顶尖西方商学院的个案研究的一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纽约时报温家财富报导后 还有一个阴谋论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