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古老的歌谣描绘出端午节热闹祥和的气氛。很遗憾,我对端午节的印象远没有如此丰富,有的只是吃粽子。稍安勿躁,请先不要忙着批判,且看下文。
每到节日时分,总能够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判之声,端午节如此,中秋节、元宵节等等也是如此。一些人认为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到如今只剩下了“吃”,吃粽子、吃月饼、吃元宵、吃春饼……然而,仔细想想,“吃”有何不对呢?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会对“吃”大生敬畏,原来,“吃”并不是简单的味觉享受,而是一种悠久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离不开吃这个字眼儿,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等等,可见“吃”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之中。《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将中国人的这一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湖北莲藕到西湖醋鱼,从陕北馍馍到新疆烤馕,从兰州拉面到潮州糖葱……通过美食,人们看到的不是食物的本身,而是文化的魅力。在无数的满含热泪之外,多了几许对味道的坚守和对文化的传承之心,难怪有人将该片称之为“爱国主义大片”。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节目而爱上中国的饮食文化,那么,为何我们在对待传统节日吃食的问题上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呢?
其实,人们纠结的不是节日的“吃”,而是只剩下“吃”。例如,大多数人只知道在端午节要吃粽子,而对屈原命投汨罗江、伍子胥的忌辰、曹娥救父投江而死这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典故一概不知。对此,或许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眼光来看问题,试想,如果连“吃”都没有了,那么不更加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消亡?
千万不要小看“吃”的生命力,“吃”最能够唤起人们的记忆和传统的延续。收藏家马未都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节日里好像都是食品文化,靠着吃的记忆传承,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大都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因为穷,“吃”才记忆深刻,尤其上世纪有一段时期文化活动弱化,有印象的都是吃。当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粽子、月饼、元宵等等传统节令吃食,只要愿意,你可以天天都吃。但是反过来,人们想到粽子一定会想到端午节、提及月饼必然会和中秋节联系到一起,自然,元宵和元宵节也不例外。这就是“吃”的强大生命力。
不仅如此,这种生命力还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众所周知,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渐深远,端午节文化已经蔓延到亚洲的其他国家。在适应当地的“水土”之后,端午节习俗已经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唯独“吃”的习俗除外,即吃粽子。例如日本,日本人也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过,他们的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米粉制作,形状为长圆形,上面缠以兰草。同样,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是如此,他们的粽子很像中国广东的粽子,个头大,品种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豆沙、椰蓉等。此外,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人们对粽子也情有独钟。
同样,“吃”也是最能够勾起人们兴趣的事情,用“吃”唤起民族的记忆或许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正如孩子整天追问大人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我们在吃粽子、吃月饼、吃元宵的时候难免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一些典故和民俗趣事也不知不觉的被重新唤起。
总之,我们不必过多的纠结于节日中的“吃”,一味的回顾传统节日的辉煌,与阿Q吹嘘“我们祖上比你阔多了”一样令人贻笑大方。改变是个永恒的命题,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要求传统节日一成不变就显得有点吹毛求疵了。在人们生活方式巨变的大环境下,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变通和与时俱进显得更为重要。
れ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从端午节看“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