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我市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造西安最具东方神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动我市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100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2.6亿人次,旅游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综合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按照“多规合一”思路构建“全域景区”
《实施方案》明确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旅游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经济效益、生产生活等诸多因素,把旅游元素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构建“全域景区”。
成立全市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旅游+金融”融合发展,设立40亿元西安旅游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旅游产业基金,建设多元化投融资平台。落实人才政策,对在西安创办旅游企业或开展旅游研究成果产业化活动的旅游人才,按照规定标准给予项目配套奖补。对于入选全市“突出贡献企业家”、“优秀新星企业家”、“百名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的旅游人才,按规定标准落实奖励激励措施。
建立“红黑榜” 打响“诚信西安游”品牌
在旅游监管执法机制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固定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统一协调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行政处罚。将旅游诚信建设纳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打响“诚信西安游”品牌。建立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红黑榜”制度,定期向社会公示,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以12345市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热线资源整合优化,统一受理全市旅游咨询、举报、投诉和建议。按照“有诉必接、每接必查、每查必果”要求,加强旅游投诉受理服务。
在全市建成1个综合性、1个中心性和4个重点区域市民及游客服务中心,提升全部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到2019年底,新建改建不少于559座旅游厕所。在所有A级景区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鼓励星级和非星级酒店公厕对外开放。开发智能厕所搜索系统。制定全市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旅游专用道路以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商业步行街区等游客集中区域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体系全覆盖。
2020年全市主要涉旅场所WIFI全覆盖
加快推进自驾车露营地建设,2020年前,在秦岭北麓西安段新建一批自驾车营地,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停车、加油、露营、房车宿营、交通指引等配套及特色服务。每年新增1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努力满足市民和游客出行停车需求。积极推进“无线西安”建设。建立西安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和西安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2020年,全市主要涉旅场所实现WIFI全覆盖,建立新型智慧旅游游客体验终端,在旅游景区推进智能支付。
2018年底前出台《秦岭北麓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指导意见》,推进秦岭北麓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以重大项目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化”大平台,到2020年,打造7个特色旅游小镇,并将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旅游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将旅游业综合考核结果运用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
以城墙为核心圈打造古城慢游系统
进一步扩大旅游产品消费供给。加快编制秦岭北麓和渭河西安段休闲度假带规划,重点打造生态度假、温泉养生、亲水休闲、乡村体验等休闲度假产品,到2020年,力争5A级景区达到5家,新增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2家。加快高品质特色酒店建设,力争2020年达到50家。
推动从景点旅游向都市休闲和乡村休闲全域化拓展,以城墙为核心圈,整合城市特色街区、公园广场、商业综合体、城市景观带各类资源,优化休闲旅游业态,打造古城慢游系统。实施“乡村度假”工程,到2020年打造30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延长旅游消费时段。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夜游经济。以曲江书城、新华里、万邦书城等特色书店为龙头,推出“书店+文化”产业项目。推出“西安旅游特惠套餐”,以优惠券、福利卡等形式刺激市民、游客再次消费。实施旅游品牌国际推广专项计划,加强与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合作,借助世界主流媒体推介西安旅游。
重点在临潼区进行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试点,在长安区开展旅游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在周至县、蓝田县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试点,在曲江新区开展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试点和提升旅游消费水平试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打造最具东方神韵的 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