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外华人掀“寻根”热潮 乘风破浪而去,认祖归宗而来

  近日,泰国华裔青少年在江西鹰潭龙虎山华泉小村传习中国书法、写中国字。

时间涤荡着青春的艳丽,岁月沧桑了年轻的浮华,光阴荏苒过红尘的喧嚣。一代代海外侨胞老去,但一代代华人血脉延续。不论年复何年,故土情缘难以割舍,祖籍根基不可动摇。

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流亡海外;贫苦艰辛的年代,有人远渡重洋;国泰民安的当下,亦有人纵横四海。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对故乡的思念,是根植于华人血脉的“基因”。近年来,受益于愈发便利的出入境政策,越来越多海外华人来华寻根溯源。

饮水必思源

近日,“201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鹰潭营开营,来自泰国曼谷的80余名青少年,在“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鹰潭龙虎山开展为期10天的“寻根问道之旅”。

开营仪式上,江西省鹰潭市外侨办主任谢雯表示,希望营员们多看、多学、多思、多想,不仅要寻炎黄血脉之根、华夏精神之根,更要寻中华文化之根。

著名侨乡泉州市近年开展并深化“泉籍精英故乡行”活动,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引导海外华裔新生代常回家看看,维系好他们对泉州的亲情乡情,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泉州市外侨办邀请了菲律宾总统中国特使、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董事长施恭旗家族成员一行23人回乡省亲谒祖、考察访问。

有报道称,帮助人们追踪家谱的服务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而展示社会知名人士寻找家族渊源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或许助长了这种趋势。荷兰籍华人李伟汉是首批“尝鲜者”,成功通过民间力量的帮助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在过去的几代人当中,有的海外华人往往把过去视为一个黑盒子,为了在陌生的外国世界中保持低调,华人的故事被紧张焦虑的父辈密封起来。但随着新一代海外华人日趋成熟,如今许多人正在寻找线索,以寻觅自己随着时间而消逝的身份。

血脉情牵牵

根是义乌精神。

“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在海外生活了18年的王雪琰再次回到家乡义乌,感觉“不一样”的绝不仅是乡音。

“义乌是个小城市,但如今这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城市居然已是高架林立!”当谈及家乡,王雪琰不由感慨道,“虽然我在少年时期就离开了这里,但这座城市一直是我的根。老家条件并不优越,父辈们却通过自身的勤劳,努力,创新,敢闯敢干的拨浪鼓精神,把这座小城建设成了国际小商品城而享誉世界。”王雪琰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如今,她已是智利义乌海外企业联合会会长。

“现在的家乡是被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关怀并且寄予厚望的城市,担负了很多试验性的任务。我非常期待能在这发展浪潮中参与义乌的发展和建设。近年来,我正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义乌和南美的经贸往来。义乌人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或许需要加强适应,但我希望家乡人能快速进入角色,抓住发展机遇,把义乌建设得更好!”身为智利侨领,王雪琰在推进个人事业发展的同时一直不忘为家乡建设出力。

根系湘土情缘。

“给人当了大半辈子导游,不想老到走不动了连家乡都没‘游’过。”年近花甲的马来西亚地接导游罗永诚今年清明节终于在一个热心中国游客的帮助下回到祖籍湖南湘潭,可惜没能找到老家的具体位置。

“离家的时候太小,只记得祖坟在有映山红的山顶,父亲让我不论找不找得到祖坟,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去看看。”罗永诚伤感地说。

湘潭的丘陵起起伏伏,如今鲜有砍柴人。山林早已人迹罕至,茂密的灌木掩去了厚厚的历史。

“我去了毛泽东故居,终于当了回‘游客’,很荣幸跟伟大的毛主席同乡。”罗永诚带着浓厚的马来西亚口音说道,“虽然找不到老宅了,但故乡的土地让我感到踏实。看到家乡的茶树、溪流,我也感到十分亲切。”

“父亲一直跟我说要落叶归根,但他老人家却没机会看到如今的家乡了。”罗永诚哽咽道。

这些年,罗永诚在马来西亚接待了无数个中国旅游团,他不仅给人介绍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还时常向中国游客打听家乡的变化。然而几十年过去,故乡早已沧海桑田。

根在彩云之南。

华侨大学学生黄富成在缅甸出生,回国后一直想回到母亲的故乡云南。“从小母亲就让我坚持上华语课,我的课程比其他同学多出一倍。在家也必须说中文,我现在十分感谢母亲,因为我确实爱上中国文化了,比如清明祭祖的习俗就十分有趣。”

“虽然我还没真正去过云南,但会经常在地图上寻找她,祖籍的位置在我心里已经很熟悉了。我也经常在网上浏览当地的风景图片,十分向往能尽早亲眼看一看。”

“问根”引“寻根”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寻根”之旅往往由这简单的问题开启。惦念的,或许是义乌的江流;难忘的,或许是湘土的烟叶;向往的,或许是滇池的清丽。但对海外华人而言,故土始终是心田温暖的一隅。

“‘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在义乌人身上有着极为鲜明的烙印,也烙在我身上。父辈们走南闯北,走出国门。虽然文化不高,语言不通,但终于在海外闯下一片天。家乡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不论我走到哪里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深深吸引。”王雪琰无不动情地说。

“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练习毛笔字,去马来西亚后还坚持过中国的节日。我希望我的孩子今后也能回到中国,学习丰富湘土文化。”罗永诚表示想去岳麓书院参观,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懂得不多,但心向往之。

“我始终记得自己姓‘黄’,炎黄子孙的后代,不论走到哪里,中华文化都是吸引我回家的动力。”黄富成很享受在华侨大学的学习,想珍惜在中国的时光,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20日   第 06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海外华人掀“寻根”热潮 乘风破浪而去,认祖归宗而来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