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潮”还没有结束,一波关于“一线城市”的讨论又引起了关注。对于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的问题,一直都没有正确的答案,关于“一线城市”好,还是“二线城市”好,也没有明确的划分。特别是近来,一些原来的二、三线城市纷纷一跃成为“准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成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逃离北上广”的好去处。
“一二三四线”,怎么划分?
一二三线城市的划分在最近1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变化,“准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强”“二线弱”等概念层出不穷。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人才资金流动活跃、绿色宜居的二线大城市崭露头角,直追中国城市第一方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传统对于“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划分是根据行政级别、城市人口和GDP规模来划分的。而对于新出现的“准一线”和“新一线”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曾表示,是根据商业根源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群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等五大指标来进行的。
近日,一项根据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而得出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入选15个“新一线城市”,其中成都排名第一。
“新一线城市”,何以入选?
为了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跻身“新一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各城市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成都作为“领头羊”,其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显示,成都以86.7分的城市总分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领军新一线城市。
武汉凭借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在技术市场规模中已然坐上头把交椅。同时,武汉市政府近两年在打造营商环境上也下足了功夫,“三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网上群众工作部等机构,形成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城市创新“武汉样本”。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凭借着城市枢纽而跻身新一线城市的郑州,通过不断完善交通网络,使城市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六的城市。除了高铁,郑州航空港区、铁路货运、高速公路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最后,在“抢人大战”中表现抢眼的西安,希望通过不断吸引更多高端技术人才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2017年以来,西安一次次放松落户政策,打造史上最宽松最便捷的招才引智环境,截至4月中旬,西安新落户人数已达30万。随着人才的流入,西安的城市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的50%,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已经进入历史转折期,城市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城市群的建设,经济带的发展,以前的一些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向着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全球化与区域化、国际化与特色化等方面的发展,更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线城市”也好,“新一线城市”也罢,都可以在目前的机遇中不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综编/海外网 介瑾)
(综合凤凰网、中华网、网易新闻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为了跻身“新一线城市”,“他们”下足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