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安徽省霍山县一片春光明媚景色。
“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这一连“三个不”铿锵有力,对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环境治理的方向一锤定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还提出了“四个一”的重要表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的归纳与总结,是中共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以往经验与理念的总结与传承,也是对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
而完成“四个一”的总体要求,就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方面,这是为全国上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群体敲响警钟,不要“坐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成绩上停止探索与推进的脚步,而是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另一方面,这也是为全国上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油打气。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点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虽长路漫漫却要有十足的信心坚持下去。
中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这个关键时期的一大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这一时期更需要加强定力,继续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将现在良好的势头保持下去。
要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坚守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三条红线,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使之成为消除工业文明副作用、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抓手;重视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文化价值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倡绿色消费方式,以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为宗旨,成为绿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引擎;引导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完善公民绿色教育体制,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相互强化、互为补充。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到2035年一定能够达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也一定能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赵建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习近平连用“三个不”划定生态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