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赣州:红土地又写新传奇

86年前,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长征从赣南出发。长征路上,赣州籍战士前赴后继,作出了牺牲与贡献。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片红色土地上又上演了征服贫困的壮举。2020年4月26日,江西宣布最后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于都、兴国、宁都、赣县4个赣南老区县赫然在列。

在这个映山红收获的季节,我们走进赣州,寻访发生在老区的新传奇。

1248个扶贫车间

面前摆着一杯浓郁的工夫茶,嘬一口,先苦后甘。

“20多年前,就想着能喝上一杯工夫茶。”赣州兴雪莱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冬华倒完茶,打开话匣。

因家贫辍学,19岁的陈冬华离开于都县小溪乡船坑村,闯荡厦门,最苦时身上仅剩15元。从车工一路做到厂长,陈冬华几乎干遍了制衣行业的所有岗位。2004年,陈冬华终于有了自己的代加工业务。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13年。

2015年,回家过年的陈冬华在于都服装协会的牵线下,决定把分厂建到于都。“厂房‘拎包入住’,房租两年全免,好政策不少。”2018年,陈冬华在于都的第二个厂房也开了。他将车间打造成扶贫车间,目前厂内员工80%是本地人,有贫困户20多户。

多一个“兴雪莱”,便多一个扶贫车间——近年来,于都工业园里已经发展了60多家规模以上制衣企业,大部分为返乡人员创办。今年复工复产以来,又新增1.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约有5000名贫困劳动力——这笔账,于都县扶贫办主任张武华怎么算怎么舒心。

“不大包大揽,而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扶贫车间。”赣州市扶贫办副主任赖外来介绍。

走进宁都县田头镇纺健草席扶贫车间,席草的清香扑面而来。原在浙江务工的温春荣、陈月兰夫妇,返乡创业7个年头,终于有了这“种植—加工—实体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如今,两口子又开发出网络销售渠道,生意很好,还拿出两层自建住房当库房,吸纳了周边15名贫困户务工,“现在全国各地草席市场,知道咱‘纺健’的很多!”温春荣经常以此来激励员工。

“我们这里现在被称作‘宁都小温州’。”田头镇镇长李群华说。田头镇人多地少,当年外出务工成潮。如今,镇党委和政府因势利导,草席、服装鞋帽、电子手工制品等产业如雨后春笋,一个返乡创业园已初见规模。

“全市共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的扶贫车间1248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2071人。只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达到一定标准,就能享受到房租水电补贴、一次性建设补助、用工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赖外来不放过每一次宣讲返乡政策的机会:赣州正加快建立返乡召回机制,宁都县等8个县(市、区)获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通过完善返乡创业和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搭建“在外人才联合会”等平台,吸引在外创业能人回乡创业、抱团发展。

目前,赣州返乡人员中,通过各种形式创业者达16.9万人,带动43.5万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3万人。

超200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

不知道回家乡考察了多少次,朱道贵最终下定决心:投资!这时,距他离开老家兴国县白石村,已整整30年。18岁时,朱道贵不甘贫困,南下广东做装修。钱,一分一分苦挣,如今,要全部投到家乡。

乘越野车从兴国县城出发,两个小时才抵达白石村。山连着山,将整个村子“拉扯”得支离破碎,从最远户到村委会,开车都得1个多小时。

不过,在朱道贵眼里,穷山即将变富山,一条宽5米的盘山路,如玉带蜿蜒,连村到户,半山腰上,推土机轰鸣,宽敞的观景平台初见雏形。指着四周的山坡,朱道贵介绍自己600亩黄金茶业产地,黝黑的脸上溢满自豪。

“镇上配套好了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厂房,还落实了经销商渠道。现在每天有20多人在这里务工,平均工资每天150元,将来,最多可以容纳200多人就业。”朱道贵坦言,“如果当年有这样的好政策和机遇,我就不用在外面待30多年了。”

舞台,也是年轻人的。

90后白石村村民朱鑫,高中毕业去广州务工,两年后,他却回乡和父亲一起养猪了。村里人直说看不懂。朱鑫家2014年被定为贫困户,父亲朱道生不甘贫穷,当年便开始尝试生猪养殖,奈何不太懂技术、市场,一直未见起色。父亲动过让朱鑫回来帮忙的念头,却被一口回绝:“网络都没有,手机就是块砖头,让我在这里窝着?”

2018年,同是9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郭海宁,和回家过年的朱鑫有了一次长谈:才1年多,网络村村覆盖,自来水家家通,路也好了,“国家这么扶持,还愁什么?”朱鑫最终决定返乡。利用网络,朱鑫不仅学会了养殖技术,还开拓了网上市场。2019年通过自繁自养,出售生猪200来头,净赚30万元,一把摘掉贫困户帽子!如今,朱鑫的养猪合作社已经带动了10来户贫困户。

“赣州10112家合作社中,超2000家是返乡人员创办或领办的,其中近4年新注册成立的合作社,将近一半由返乡人员领办。”赣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吴玉明认为,“他们对乡土有感情,对乡情很熟悉,通过他们带动,就业扶贫就有了持续的造血能力。”

约145万返乡人员

车间自动传送架上,不断有制衣半成品传送过来,刘小英双手不停,认真检视,“没问题!”微微皱起的眉头舒展开,又拿下一件。

枯燥却又满足,作为兴雪莱公司制衣流水线上的熟练工,刘小英月薪可以达到3000元,公司包食宿,还有班车送到村,每周都能回去看孩子。这样的打工生活,家住于都县仙下乡三段村的刘小英从未想过。在广州打工的日子里,她思念孩子,更为生活发愁,两口子以打零工为主,一个月挣到手里的钱有6000多元,但刨去房租、吃饭等各类花销后,剩下没多少。

刘小英告诉记者,2018年9月,她与丈夫商量,丈夫仍然外出寻找就业机会,自己则在家附近务工,“现在,我正在动员老公,让他也回来和我一起上班。”

“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累计约145万人。”吴玉明道出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家门口就业,更能够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5年前,赣县区大田乡大坳村村民黄芳英和丈夫商量返乡务工,至今两口子仍然对自己的决定庆幸。老人生病,两个女儿上学,在广东服装厂打工两年,并不能解决全家的贫困问题,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2015年,黄芳英和丈夫返乡开了一个服装家庭作坊,专门加工广东订单,起早贪黑,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脱贫刚刚及格。2016年,红色的脱贫证贴在入门最醒目的墙上,黄芳英说自己的日子有了盼头。

此时的大坳村,同样在为脱贫而奋斗。武警江西总队挂点帮扶,建成14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12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拔地而起;全村基础设施改善,新修道路10公里;2800多亩脐橙、1580亩油茶漫山遍野。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改头换面,却仍保留着如画美景,难怪有返乡者投巨资,要在这里建一个高端田园综合体。2019年,大坳村集体收入近20万元。

黄芳英的决定,跟着大坳村在变。2018年,她放弃收入一般的小作坊,通过扶贫金融产品,贷款培育5亩脐橙。每天早上5点起床,收拾好家里,便到田园综合体建设工地上做工,下午5点做完工后,再到山上的脐橙园里帮爱人修枝上肥,加上公益岗工资、脐橙产业奖补、光伏发电红利,两口子去年一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黄芳英说:“过去累得没奔头,现在再累,都要上山看我的脐橙。”

登最远的山,访最偏的村,只为看到最真实的脱贫场景。

一组组数字让人振奋,从2011年到2019年,赣州的贫困发生率从26.71%降至0.37%,从2018年瑞金率先摘帽,再到今年赣南全面脱贫退出,老区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张张笑脸让人动容,无论是返乡创业者,还是返乡就业人员,那浸满汗水、饱含期盼的面庞,都成为赣南书写新篇章的生动注脚。(记者  郑少忠  朱  磊)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1 版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赣州:红土地又写新传奇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