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到提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一揽子中国方案,从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到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引领全球减贫合作,中国奋楫破浪,坚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岁末之际,本报从今天起推出“2020·年终专稿”系列述评,聚焦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回顾特殊年份负责任大国的勇毅担当,瞩望后疫情时代世界的发展走向。
2020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人类航船遭遇激流险滩。巨大挑战,考验人类破浪前行的意志和能力。风高浪急之时,更要把准方向。
“各国互联互通,命运休戚与共。要超越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界限,站在全人类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为疫情阴霾中的世界拨云见日。
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0多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0多场,为全球摆脱当前危机提供思路,为重塑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指明方向。
“有了中国的支持,联合国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中国再次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外国投资者蜂拥回到快速增长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始终与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抗击疫情:
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
“这座城市的夜生活经济的复苏,令人们得以一窥疫情结束后的生活方式。”英国路透社12月17日的一篇报道在描述武汉人夜生活全面恢复时如是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指出:“他们(中国)在控制这种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抗击疫情,中国展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和剑桥大学近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个国家中,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出了最强的凝聚力。
抗击疫情,中国交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答卷”。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全力阻击疫情赢得国际社会赞誉。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最关键的是什么?“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指出。
从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到建立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从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到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贡献重要力量。
中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中国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生动诠释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赞,中国为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发表声明,坚定承诺建立抗击疫情统一战线;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疫情……正是在全球抗疫斗争中,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发展经济:
开放合作大势没有改变
今年,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负责人塞瓦斯蒂安·本达扬进行了一趟特殊的中国之旅——往返飞行60多个小时,累计隔离28天,至少进行5次核酸检测。“花这么大力气,一切只为进博会。”他说,“中国市场太重要了,参加进博会是和中国进口商直接沟通的好机会。”
与本达扬一样对中国市场青睐有加的,还有全球投资者和跨国企业。今年8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指出,中国消费和经济复苏使其成为不少美国公司的“避风港”。俄罗斯《星火》周刊报道也认为,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商家希望所在。外国在华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在华业务。
中国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原因何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持续扩大开放,是中国市场吸引力增强的关键。
“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面对疫情冲击,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瘦身”,自由贸易试验区再次扩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发布实施,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成功举办……中国以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助力世界经济走向复苏。
“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更不可能被人为割裂。在多边舞台上,中方呼吁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毫不动摇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双边层面上,中国与有关国家协商开辟“快捷通道”、设立“绿色通道”,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畅通世界经济运行脉络,提振复苏士气。
顺应历史潮流,中国主张凝聚起广泛国际共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宣言明确写道,“我们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包容、非歧视、透明、可预期和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保持市场开放”;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吉隆坡宣言强调,“我们重申支持各方同意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增强国际贸易往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被认为是自由贸易的胜利,或将加快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中心和重心不断向东方转移的趋势。
中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为各国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带来更多机遇。
完善治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挑战,凸显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我们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立场主张,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新思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提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巴黎和平论坛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指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重要思想,完全适用于解决全人类团结抗疫面临的包括疫苗供应在内的一系列迫切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多边舞台上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首次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系统阐述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为新形势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重要倡议。
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是积极的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践行者。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设立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一项项务实举措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支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中国拥有悠久古老文明和长远战略眼光,相信中国将为完善全球治理、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确实在经历一场大变局,它将主导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是一场治国理政的大考验,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携手开展大合作。”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
在人类前途命运面临重要抉择的关键时刻,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各国一道,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裴广江 赵 成 白 阳 张博岚)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2日 第 03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2020·年终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