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街头政治重现。自11月份以来,以素贴为主的民主党反对派已经走上街头一个多月了。导火索是什么?国王和军方对此持有什么态度?这次的示威运动将会演化至何处,并以何种方式解决?两派能否达成妥协,或局面会不是失控引发军队介入?泰国街头政治频发的根源在何处,如何消除等,南都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泰国问题专家宋清润研究员。
特赦和修宪是导火索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次泰国的街头政治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为何前政府副总理素贴号召“黄衫军”走上街头?
宋清润:两个原因。一是仁乐推动特赦法案,要特赦从2006年9月19日军事政变发生以来到今年8月8日,一些组织示威或参与示威而“犯罪”的人士,这里面就包括仁乐的哥哥,前总理塔信。若塔信被特赦,他可能就以自由身回国参政。以塔信的声望和受欢迎程度,反对派担心塔信会重新上台,会对反塔信势力进行压制,反塔信势力未来执政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二是仁乐推动的修宪。为泰党推动的修宪法案是要把现在宪法的一些条款改掉,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宪法规定,上议院150名议员中,76名是直接选举产生,剩下的74名是由遴选委员会选举产生,类似任命制,这部分议员主要是精英人士,大多和现在的示威者是一个阵营。推选的上议员任期三年,选举的上议员任期六年。而仁乐政府是想把所有的参议员都变成直选。明年初上议院将进行选举,为泰党的意图是在今年底通过修宪,以凭借其大量的草根选票赢得新的上议院选举,以达到主导上、下两院的目的。
南都:上议院全部直选为何会引发反对党的不满?
宋清润:泰国国会由上、下两院组成,由下议院席位决定党派组阁权。上议院作为中立机构,主要职责包括任命法官和监督官员、审查下议院通过的法律、调查政府的政策执行情况,并在必要时弹劾内阁成员等。
泰国76个府每个府选举一名上议员的规定,对曼谷市有些不公平,因为曼谷市人口占全国的1/5以上,也只有一个名额。
所以为保证曼谷市精英层的权利,才产生了遴选委员会的推选任命制。遴选委员会是由曼谷的精英层主导的。若全部直选,以为泰党为代表的草根阶层有选票优势,可能上下两院全部由其控制了。仁乐政府的权力可就大了,反对党的制衡功能将削弱,未来上台执政的希望就越来越渺茫了。
虽然特赦法案被上议院否决。宪法法院也在上个月20日以6票支持、3票反对的结果裁决修宪案违反宪法第68条,即触犯泰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法院认为这一修宪案破坏了国会上下两院的平衡体系,可能会造成下议院控制上议院的局面。法院还同时裁决这一法案在国会的审理程序违宪,国会主席颂萨以非正当理由缩短了国会辩论时间,使部分议员失去发言机会。
但反对派民主党借此提出了解散仁乐政府,分别向参众两院提出了针对仁乐的弹劾和不信任案,并组织了街头示威运动。反对派领导人素贴意欲以非民选的“人民委员会”代替现行政府。
示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南都:仁乐从2011年上台以来,也执政两年多了,你如何评价迄今为止的仁乐政府?
宋清润:泰国的政治版图是分裂的。曼谷及其周边代表南部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精英云集,也曾长期掌握泰国政权,也就是反对派素贴代表的力量。而北部、东北部的农民阶层和城市里的草根阶层占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长期缺乏经济福利和政治权益,却有选票优势。塔信和仁乐政府恰是看到这点,迎合他们的需求。当选后,把政府大量的税收用于改善这些草根阶层的福利,而触犯了精英阶层的利益。
南都:仁乐为何在此时要搞特赦和修宪?
宋清润:恰是在此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仁乐为首的为泰党想摆脱现有制度和宪法的束缚,增强执政地位。主要借明年初选举之机,控制上议院。
南都:仁乐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比较克制,但素贴在国王生日后,又号召反对派重新聚集上街,在你看来,泰国这场政治危机会演化至何处,并以何种方式解决?
宋清润:现在还看不清。示威活动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的局势也比较复杂,仁乐政府能否挺过这一关,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还不好说。而强硬的反对派素贴若此时与仁乐达成妥协,就说明这场示威活动没有赢得任何成果,他很可能因为领导示威者冲击政府机构而被警方逮捕和起诉,他的政治威望将下滑,现在他也是有点进退失据,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因为他还在呼吁示威者推翻仁乐政府和“塔信体制”。
局势若真的失控,才会逼迫军方出手先稳定局势再说。2006年泰国发生了一次军方推翻塔信的政变,但是推翻塔信政坛之后,泰国政坛到现在出现了多次严重流血冲突和剧烈的动荡,军方的一些人也是被批评,被指责为违背民主潮流,发动军事政变。所以军方现在不敢轻易出手,担心受到国内的一些批评,而且军人一旦政变之后,也没有能力管理好这个现代化的复杂国家,美国也会中断对泰国的一些军事援助。所以军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发生政变、接管政权的。
街头政治频发的根源
南都:泰国虽然是议会民主政体,但这种街头政治运动频繁发生,民主议事程序规则多不被遵守。
宋清润:自2006年塔信政府被推翻以来,反塔信的势力和挺塔信的“红衫军”轮番上阵,导致泰国政局动荡不止,政府更迭频繁。2008年底,阿披实领导的民主党在军方强力支持下,经议会选举上台,组成联合政府执政并力图将塔信势力“连根拔起”:全球通缉和引渡塔信,宣布逮捕“红衫军”数个领导人。而塔信势力凭借较高民意支持率,鼓动“红衫军”组织了数十次示威。
2009年4月,“红衫军”的示威竟迫使东盟系列峰会流产,并制造了曼谷大骚乱。2009年11月以来,塔信借担任柬埔寨政府经济顾问之机,三次赴柬就近指挥国内斗争。2010年初,“红衫军”再掀示威潮,揭批阿披实政府弊病,结果军警对示威者清场,造成约2000人伤亡。2011年8月,仁乐赢得选举而出任总理后,泰国逐步恢复基本平静,不想今年11月份,风波再起。
除了上面分析的选票制下的阶层分裂严重外,泰国近年来示威不止、政争激烈还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一是在泰国较为容易组织起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泰国无严寒,示威者几乎可以随时集会,只要不制造暴力事件,就不被政府追究责任。二是虽然泰国人笃信佛教,给人的印象通常是彬彬有礼。殊不知,泰国拳风鼎盛,“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尤其是在北部和东北部的乡野地区。泰国人被激怒时具有很强的暴力反击倾向。这也是泰国近几年两派势力激烈对抗的一大文化根源。
南都:泰国的政治多年来都没有走出“政变、民选、军管”的轮替怪圈。
宋清润:泰国是“威权为体,民主为用”,虽有民主之名,但没有民主之实。政治形态的表象是民主的,有政党,有竞选,游戏规则是典型的选票制。
1932年之前,泰国实行的是君主制,以王室为核心。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变成了一个威权体制,军方有绝对的影响力,到1992年,泰国共发生了21次军事政变。这时的政治形态是民主加“权主”,有军事独裁的成分。从1992年到现在为止,泰国的民主化步入另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军人集团、官僚集团、城市中产阶级和新兴的资本利益集团以及底层民众和农民等几股势力成为泰国政坛的主导力量。
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泰国在威权体制下获得了相对的稳定,经济增长较好,多年连续两位数的增长率。在这个阶段,造就了一批新兴的阶层,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转向了政治上诉求。
塔信是新兴利益阶层的代表,成员主要来自跨国公司、金融、电信、通讯等领域,为了赢得政治权力,他们采取了与农民阶层结合的路径,在“选票为王”的民主规则之下迅速崛起,严重冲击了原有格局之下的各派,这就形成了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反政府”和“红衫军”的街头政治争斗。
南都:一派上台,另一派就走上街头抗议。
宋清润:要解决这种争斗不止的恶性循环,首先要逐步消除泰国经济和社会的分化,要消除泰国曼谷比较富裕,北部和东北部广大农村比较贫困,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局面。
另外要从民主理念和法制建设来入手,现在一派上台,另一派反对者就会上街,拼命地想把对方搞下台,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以预见,如果泰国不能尽快解决好社会贫富分化、阶层矛盾尖锐等难题,不能尽快提高政治人物和普通民众的民主意识与法制理念,未来泰国政坛还会深陷这种动荡频发的局面中,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百姓和国家形象。 南都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南都] 阶层分裂是泰国街头政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