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内比都第十四中学的代表在北京进行参观交流。
“学校原本只有4台电脑,有了李克强总理赠送的电脑,现在学校的学生普遍都已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缅甸内比都第十四中学校长U Win Kyaing告诉记者。
去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到访内比都第十四中学,与师生交流,并捐赠了55台电脑。同年12月,中缅友好协会又向该校捐赠桌椅50套,以及液晶电视和配套供电系统,装备完善了电脑教室。随后,缅甸特别指定该校为“中缅友好示范校”。
今年7月19日至26日,中缅友协邀请该校师生共12人到访中国,期间澎湃新闻与部分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脑
澎湃新闻注意到,缅甸师生访华团中七年级的华裔学生Chin Chin随身携带了平板电脑,她用汉语告诉澎湃新闻,她在用平板电脑记日记。
缅甸学生们表示,同学们基本都拥有手机。八年级华裔学生Khin Khin Hlaing表示她常在电视和手机上看韩语发音、汉语字幕的韩剧。学生们表示,大家使用的手机品牌比较多元化,能想到的品牌包括华为、三星等,但电脑和平板电脑还不是每家都有。
随行的计算机老师Yi Hlaing Win告诉澎湃新闻,有了李克强总理赠送的电脑,家里没电脑的学生也可以在电脑教室学习了。
U Win Kyaing校长表示,他们学校的电脑教室原本有4台电脑。2006年到2010年,缅甸迁都后,内比都新建了很多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分配到足够多的电脑,但有的老校,电脑教室有40台电脑。李克强上次到访就特别指定要选一个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学校,于是就选了十四中。
澎湃新闻留意到,缅甸师生在说到电脑一词时,使用的是英语里电脑一词的音译。缅语里没有对应的电脑这个词汇。校长介绍说,他们书写电脑这个词时,也是使用3个与英语发音相近的缅文组合起来表示。
学前班就开始放英语歌
U Win Kyaing校长表示,缅甸基础教育阶段,一到十年级都开设有英语课,学前班也会放一些英语歌让孩子们听,不是让他们专门学习,而是让孩子们有一个初步的接触和感受。
学生们在北京进行参观交流。
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问该校时,新华社当时的报道指出,第十四中学是内比都一所公立学校,共有1500余名学生,开设有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
这样的学制与英语课的安排与缅甸曾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云南民族大学从事缅甸语言文化研究的刘利民副教授,曾在2007年发表的《试论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教育的影响》一文中介绍,“目前缅甸学制延续4、4、2制,即小学4年、初中4年、高中2年,高中毕业也称十年级毕业。小学都设有一个学前班,小学生在正式入学前必须在学前班先学习一年,他们的英语学习就从学前班开始,英文教材从听说入门,教师通过图画、实物、场景来加深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理解,一般十年级毕业后,日常生活与会话都可用英文表达……”
U Win Kyaing校长表示,在他们学校,一周的英语课,小学是两小时,初高中都是四个半小时。九、十年级文科用缅语教材,理科则用英语教材,但讲授仍使用缅文。
校长表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没有外教,大学里英语课有外教。
华人会去私校补习中文
U Win Kyaing校长介绍,仰光外国语大学和曼德勒外国语大学都开设有汉语专业,但在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目前还没有开设汉语课程,外语只有英语。
据中国之声报道,李克强总理访问该校时,得知学生有赴华留学的意愿,还建议学校为同学们学习汉语创造条件。
校长表示,虽然公立学校没有开设汉语课,但私立中文学校都有汉语课,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私立学校,曼德勒和仰光最多。
校长表示,他听说中缅边境地区,由于贸易往来频繁,那些地区的学校所有课程,上午一律用缅文上课,下午则一律用中文上课。
华裔学生Chin Chin和Khin Khin Hlaing向澎湃新闻表示,她们会在暑假的三个月时间到腊戌的中文学校去学习汉语,因为腊戌的老师都来自中国。
北京大学姜永仁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缅甸华侨华人与缅甸社会与文化的融合》一文中曾提到,1962 年奈温将军执政后,取消了所有外侨学校,华人华侨子女只能到使用缅语和英语教学的公立学校读书。1988年之后,缅甸社会上的汉语教育才又开始逐渐恢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缅语里没有“电脑”,但李克强的礼物让缅甸孩子学会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