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反对派启动“封锁曼谷”活动后,美国政府13日敦促泰国各方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深层政治分歧,并对泰国当局面对大型反对派抗议活动的克制表现表示赞赏。
综合媒体1月14日报道,据《曼谷邮报》13日消息,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哈尔夫13日表示,美国政府“敦促各方避免使用暴力,保持克制,尊重法律 ”。她表示,“我想指出,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赞赏泰国政府当局迄今为止表现出的克制。”
哈尔夫表示,美国政府正与各方“全方位”合作,“鼓励对话并达成一次和平民主的过渡 ”。
13日,数千名示威者涌上曼谷街头,敦促看守政府总理英拉下台,让位于一个非民选的“人民委员会”机构,该机构将监督政治改革,以抑制英拉亿万富翁家族的政治统治地位。
这是泰国自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内冲突,2010年,有超过90人在警方与英拉的哥哥、前总理他信的支持者的街头冲突中被打死。
泰国是美国在亚洲最古老的盟友,早在1833年,美国就与当时的暹罗王国建交。但近来,美国旨在解决泰国两极分化政治局势的外交政策引发争议。2010年,在美国特使接见了支持他信的政治人物之后,泰时任政府提出抗议。
两年多前,英拉弃商从政,以零政治经验的背景当选总理;两年的时间里,一开始被人们视作“花瓶”的她,有了更多的政治历练,她具有亲和力的微笑,似乎已经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泰国的一张名片。而此次素贴领导反对派“封锁曼谷”,该政治浪潮的焦点人物仍然是流亡海外七载的前总理、英拉的哥哥他信。
2006年9月,时任总理的他信因军事政变下台。虽然自此一直流亡海外,但他一直是泰国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围绕着他,泰国政坛产生了亲他信派和反他信派,即所谓的“红派”与“黄派”,这两股势力相互争斗,轮番上台执政,几乎构成了泰国政治的全部。
此番反政府浪潮的“导火索”,也正是一份有助于为他信回国铺平道路的“大赦法案”。
虽然这项由为泰党支持的法案最终遭到国会上议院否决,却让反对派加强了英拉政府是他信“傀儡”的观点,让他们找到了发起反政府行动的理由。从11月初至今,已经有数十万民众加入在曼谷街头的游行示威队伍,要求政府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以最大反对党民主党所主导的示威人士誓言将彻底铲除所谓的“他信政权”,不达目的不罢休。
ㄨ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美国敦促泰各方对话 赞赏英拉政府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