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站在这片土地上才能看得真切”

交流团团员们在青州市邵庄镇王家辇村合影留念。

“这些历史在台湾课堂上学到过,但只有站在这片土地上才能看得真切,感受到宏伟壮大,体会到历史的联结。”参观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公园的李清照纪念祠时,祖籍山东的台湾大学生臧泳荣情不自禁地感叹。

6月21日到25日,臧泳荣和20余名台湾大学生一起参加“古韵青州”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走进青州、潍坊、高密、青岛等地,在古迹、老街、博物馆寻找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踪古韵,去村里见证大陆乡村全面振兴的最新成果,在知名企业体验高科技和现代化,与当地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分享心得、收获友谊。

领略非遗魅力

“大禹治水分九州,青州素有‘海岱明珠’‘信美东方第一州’的美誉,有12年国都、1065年省级政治中心、1606年郡府治、2200多年县治和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古韵青州”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青州市委副书记蒋建新这样介绍青州。

青州是县级市,青州市博物馆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原因正在于青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石器时代的陶罐到明清书画作品,交流团团员们在一件件文物中看到了青州的历史发展脉络。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让团员们认识了“青州微笑”;明代赵秉忠状元卷作为大陆现存唯一的殿试状元卷,引得团员们争相围观,打卡留念。

追寻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文学大家留下的足迹,在青州古城穿街过巷,在偶园见识中式园林的“康熙风格”后,团员们走进冯家巷文化街区的非遗工作室,欣赏漆器、面塑、编绳、琉璃镌刻、皮雕、花边大套等非遗作品。

冯家巷的非遗课堂对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团员们也趁机上了一堂体验课。在青州满族手工皮艺皮雕非遗传承人寇晓梅的指导下,缝制出可爱的小马挂件;用粗细不同的砂纸反复水磨漆器珠子后,团员们才知道漆器变化无方的瑰丽色泽从何而来。“能体验到非遗,真棒!”台生陈相汝说,“想对没来过的台湾同学说,这里有历史古迹,还有非遗手作,非常有趣,真的要来!”

绽放友谊之花

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团员们见识了大陆高等职业院校新颖的教学方式。建筑系学生为团员们演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他们指挥吊机移动一块墙体,将墙上孔洞对准地面竖起的钢筋,如搭积木般将两者拼在一起,并用粗壮的钢制支架固定。“这是大陆现在比较常见的新型建筑方式,效率比过去高很多。”该学院老师说。

在学院的花卉研究中心,团员们看到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恒温大棚用物联网技术调节温度、光照和湿度;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玻璃房对着显微镜提取植物组织进行扩繁,培育新品种。工作人员介绍,棚中早期一些蝴蝶兰品种正是来自台湾,而近年来研究团队已经研发出众多新品。团员们了解到,青州还是花木之乡,盆栽花占据全国半壁市场。

“一碗面 两岸情”联谊活动上,两岸师生围着食堂的餐桌包饺子。一名大陆女生拿起话筒献唱周杰伦的《青花瓷》,两岸年轻人的距离瞬间拉近。一起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和食堂提供的凉面,两岸学生很快成了“自来熟”,男生热烈讨论起音乐和足球,几名女生手拉手去买奶茶。

此情此景,让在场两岸师生感慨:“两岸学生交流真的很有意义,很有必要。”

体验发展速度

青州市邵庄镇王家辇村,相传因战国时齐王游黑山在此驻车而得名。团员们走进村子,眼前是一座座朱红大门的整齐院落,一面面白墙上画着田忌赛马、齐王射峱等典故,巷口标着“孙膑巷”“田横巷”等名称,浓浓战国文化味扑面而来。

在村里“稷下书房”,非遗传承人杜吉河正带着弟子雕制红丝石砚,一方方砚台色泽红润,带着黄色丝状纹理。这种在唐宋就负有盛名的古砚工艺,每年为王家辇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名于齐国“稷下学宫”的“稷下书房”,其空间设计却颇具现代感,里面的图书由当地政府配备并定期更新,供村里孩子免费阅读,带来的是深远的文化效益。

“随处可见的乡村发展成果,让我印象深刻。”台生薛子翰说,他在南京上过学,曾当过台湾青年交流团团长,每次跟台湾的“首来族”一起来大陆,看到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就会觉得很自豪。

在潍坊市高新区,团员们在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中见识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各种精密零组件、科技产品和高端音箱。得知歌尔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80%的市场份额、丹麦知名音响品牌丹拿早在2014年就被歌尔收购,有台生表示“真的被震惊到了”。

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女生柯凤有说:“没想到大陆发展速度这么快。”她最喜欢青州的古城,潍坊的大马路那么宽,也让她印象深刻,歌尔已经把一些“想象中的东西”做成了产品,“真的很酷!”她期待自己这个“首来族”下次变成“再来族”,去大陆其他地方收获更多惊喜。(本报记者 王平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4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站在这片土地上才能看得真切”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