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香港观察:保不住的香港

事发地点全位于香港岛的“老城区”。四棵老树、一间当铺、还有一辆电车,一个已被砍去,一个正面临清拆、一个被建议要去掉,“失去”的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都齐全了,掀起的,正是一片保港的行动与思潮。

香港观察:保不住的香港

大树的悲鸣
一夜之间身首异处以至“轰动”全城的四棵大树,是位于港岛中半山般含道石墙上的榕树。这四棵树树龄过百,就算见不到维多利亚港的沧海桑田,也好歹见证过两次大战,在缺柴缺水的日治时代也幸存过来,那会料到竟然在风平浪静的日子中命丧于特区政府手上?
政府在八月初以上月有塌树意外,检测现场其余的石墙树时发现新裂痕为理由,于深夜封路砍树,惹起大批市民不满。发展局的树木管理专家小组成员詹志勇批评,当局出手前根本无咨询过专家小组意见,他指出被砍的四棵细榕树并无健康问题,裂痕并不影响下方树木依赖生长的护土墙结构,认为当局不应砍树。
为何四棵老树的生命,会引起公愤?政府砍树前一刻只用电邮通知该区两名区议员,做法鬼祟;而且综观各专家意见,也认为四树没有实时危险,就算有隐患也有补救方法,可见政府的做法没有理据,而是先下手为强,一贯的现届政府风格。
树木专家们多年来也极力要求保护石墙树,近年就连市民也意识到这些不太起眼但已买少见少的大树的可贵。保留石墙树,不只是要留住历史和街道风景,而且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小学课本也有讲解,不用再次在此解释。市民所气愤的,也许不只是政治现实无法改变,就连自己生活的小区内的几棵大树,也无法保住它们的性命,面对政府的横蛮,那种无力感和厌恶感油然加强。而且,今次可以随意砍树,下次就可以肆意拆屋,各种本来我们没想到会发生的事,却天天在发生。
清拆历史建筑
其实,拆屋之事,多年来也在发生,虽未至于强拆民宅,但具社会和历史意义的建筑,却每每要让路给发展这个硬道理。在保育意识强烈的这十年里,拆与留,更成为民间和政府/私人企业大角力的一个战场。
早在2008年,同德大押的业主就提出清拆位于湾仔轩尼诗道上的物业,所以并非一时三刻的突发事件。但多年来,一连串其他政治和社会事件的迫切性盖过大家对这栋历史建筑的关注,每每要到推土机快要开到现场之际才会引起市民大声疾呼。
去年,屋宇署批准了业主改建成23层高的大厦,至本月初已围封并开始清拆外墙招牌。这栋建于1938年的唐楼,是香港岛现存唯一一栋位于街角的弧形唐楼,即使加上九龙的三栋,也可见是香港所余无几的建筑。
其实,这栋唐楼于2010年已获评三级历史建筑,湾仔区议会也认为有保留价值。可是,现有的评级机制并未能有力地保护古物,除了获得评为“法定古迹”的建筑不能拆卸外,被评为一至三级的历史建筑也是没有什么法律保障的。政府物业的保护其实还算合格,但若被评级的建筑是私人物业,而业主又打算重建,那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侥幸生还的个案几乎只有甘棠第和景贤里,前者由政府购入,后者用换地做诱因,而后者更是政府紧急刊宪,将之列为暂定古迹才做正式评级为法定古迹。但这些手法并非时常凑效,几年前的何东花园,业主就不买政府的账,即使已列暂定古迹仍坚决拆卸。
现时的古迹保育标准已过时,必须作出修订,是肯定的了。要修订相关政策和法例,为业主提供保留具历史价值的物业的诱因,需经过深思和讨论才能完成,并非立刻就可做到。但有些事,政府和民间甚至是学术机构,现在就可以做,才能防止要到推土机出动才叫停的事件不断重演。首先,发展局局长有权再次紧急刊宪,将同德押定为暂定古迹,然后才做正式评级成为法定古迹。而民间团体或学术机构,是否可做一个“濒临清单”出来,估计有那些具历史意义的物业(尤其私人物业)会受到重建的威胁?未雨绸缪,事先张扬的过程亦可以引起公众及早关注。
电车也许不保了
不过,笔者相信,最叫大众市民感到意外的,是竟然会有顾问公司以改善路面交通为理由,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出要在港岛中区淘汰。
提出申请的是前政府规划师薛国强的顾问公司,他以电车乘客量大不如前,却占用当区三成路面为由,建议将电车从香港的心脏地段中环和金钟淘汰或迁走,可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 薛批评部分人士以怀旧为由拒绝淘汰电车,是“抱残守缺”。
此番言论,在树保不住,屋也快不保的情况下,无不引起大众哗然,原来,我们以为理所当然会存在的东西,也会有人提出有问题,甚至提交上城规会。塞车主因,不论港九,主要是因私家车过多。有问题不去正视,反而向无关系的事和物开刀,结果我们曾经熟悉的香港快要消失,她的面貌和制度也不再为我们所有。

虍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香港观察:保不住的香港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