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把中国乡村发展经验带回非洲

图①: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河边村,非洲学员参观“瑶族妈妈的客房”。

图②:非洲学员向腾讯公司赠送纪念品。

图③:在广东省深圳市,非洲学员参观腾讯公司。

图④:非洲学员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参观农业绿色发展的主题展。

图⑤:在云南省景洪市曼峦站村,非洲学员体验傣族制陶。

图⑥:非洲学员在中国农业大学同各自的中国导师见面交流。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潘旭涛制图

在广东的科技公司,了解数字化如何为乡村发展赋能;在云南的边陲乡村,感受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图景;在北京的农业中关村,考察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11月5日至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与腾讯公司发起的“中国农大—腾讯为村非洲青年兴乡计划”(以下简称“非洲青年兴乡计划”)首期学员来华实训,来自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的20位涉农官员、农文旅企业家、民间组织负责人等,赴广东、云南、北京等地参观交流,了解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和腾讯共同探索培养乡村经营性人才已有多年,此次“非洲青年兴乡计划”是“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的国际升级版本,希望将中国乡村发展和减贫的经验带给非洲,支持非洲青年启动自己的乡村创业计划,帮助他们成为乡村转型的重要力量。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女士表示,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一直支持发展中国家间的知识、技能分享及创新性合作,中国乡村发展的实践,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非洲青年兴乡计划”基于中国在农文旅融合、数字农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验,支持非洲青年创业者更好地利用农村社区资源,来推动非洲的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创新型南南合作模式。

路,不仅修在山里,也建在了“云端”

养在深山的土特产,如何链接城里的大市场?数字化如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1月6日,20名非洲学员来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腾讯滨海大厦,参加“非洲兴乡青年腾讯探索日”活动。当天,有一场特殊的对话活动——中国兴乡青年与非洲兴乡青年的对话。

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紫锋是当天对话交流环节的主持人,也是一名兴乡青年。2023年,杨紫锋参加了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发起的深圳兴乡青年培育“青鹏计划”。从此,这个在深圳土生土长的90后,与乡村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的普洱茶核心产区,他建了两个茶叶初制基地,还修通了连接茶园与外界的10公里山路,覆盖3个自然村,让百户当地茶农直接受益。

为什么要修路?说起雨林茶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蓝天白云、满目青翠、遍山茶香。在现实中,道路不畅是杨紫锋在乡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他说,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的降雨量很大,在山里的村道开车十分危险,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步行出山,所以修路尤为重要。

路,不仅修在山里,也建在了“云端”。

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的产品技术支持下,杨紫锋联合象明乡蛮砖村上线“普洱茶云认养”小程序,用户可以在上面选择喜欢的茶园认养茶树。与普通的购买行为不同,认养人能随时随地查看茶树生长情况,能赴产地实地考察,还能将制好的茶叶作为礼物寄给朋友。小程序上还展示了普洱茶制作工艺、茶农的故事,增强用户与农产品间的情感连接。“云认养”的方式,不仅帮茶农拓宽了销路、提高了收入,也让普洱茶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陈晶晶介绍,2021年,腾讯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培养服务乡村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过去3年来,项目已培训近200名像杨紫锋这样的乡村经营人才,带动中国17个省份近千名乡村经营相关人才的培养。

“基于这些经验,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支持全球更多乡村地区的发展。”陈晶晶说,“非洲青年兴乡计划选拔优秀的非洲青年参与,将其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市场意识、产业发展能力的青年乡村创业者,助力非洲乡村产业发展、减少贫困,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听完中国兴乡青年的分享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贸易和工业发展部首席工业项目官哈吉·亚希亚·哈提卜连连感慨乡村创新创业空间巨大。他认为,年轻人可以借助最新的技术、资讯、知识来武装自己,策划出适合乡村转型需求的创业项目。在坦桑尼亚,乡村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非常需要利用先进技术、知识获得跨越式发展。

对话活动中,中国兴乡青年还分享了他们在运营国际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验。中非青年就非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咖啡种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当天,非洲学员还参观了腾讯展厅,了解了这一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发展及产品情况,增强了对创新创业、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互联网数字化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

乌干达布索加发展联盟总干事穆拉·安东尼说:“没想到中国的科技企业如此深入中国乡村,腾讯开发出一系列数字化工具,为农户更好地打开市场、拓展销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抓手。”

村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

11月7日晚,非洲学员刚刚抵达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曼峦站村,热情的村民将他们领进自家客房参观。

第一次见到由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非洲学员们感到很新奇。“房间干净舒适,里面的各种设施非常现代,几乎可以比拟星级酒店!”乌干达布索加青年国务部长卡戈纳·维罗尼卡·文娜表示,来之前她不知道中国乡村民宿已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准。当村民告诉她,民宿是在傣族传统民居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她更加赞叹不已,称赞“村民太有创造力了”。

据介绍,曼峦站村的民居多为傣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及传统傣楼发展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乡村发展红红火火。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傣楼,进行嵌入式民宿改造,半边自住半边开民宿,提高土地附加价值;对占地面积较小的傣楼,则进行拼接式改造,新建部分傣楼形成民宿并与原房屋进行拼接,促进村民增收;如果自家民居的条件不宜改造成民宿,则动员这部分村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发展餐饮等辅助业态、自主运营。

11月8日,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非洲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他们参观了曼峦站村新改造的民宿、餐厅、会议室、游泳池等新兴业态和设施。其中,用废旧水塔改造成的咖啡店,给坦桑尼亚旅游运营公司的穆萨·伊克努特·赛义德留下了深刻印象。“建设这样一个咖啡厅成本不高,但客流量很大,尤其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是一项投资回报率很高的业态。”赛义德认为,自己的家乡也许可以学习这一经验。

行走在曼峦站村,家家户户的院里种植着柚子、菠萝蜜、芒果、木瓜等果树,枝头挂满的果子与极具傣族特色的吊脚楼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当地鼓励引导农户打造“一户一景”的独特庭院景观,开发苗圃花卉、非遗体验等业态,用“家门口”的产业将居住环境转变为经营环境,把庭院景观变为旅游资源,让人们感受到“村在林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

非洲学员体验了村里的傣族武术、傣族舞蹈、傣族射弩、傣族制陶等文旅融合项目。在村民指导下,来自乌干达布索加发展联盟的纳布里耶·萨拉成功制作一个陶艺花瓶。“这样的体验活动挖掘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价值,好玩又有意义,对于城市年轻人和孩子们来说很有吸引力。”萨拉说,回到乌干达以后,她会向青年们宣传这样容易复制推广的乡村创业项目。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群山环绕之中,一条小河从村口穿过。11月9日,非洲学员到达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河边村。

走进这个雨林深处的瑶族山村,只见绿植青翠、鲜花吐蕊,一幢幢风格统一的瑶家建筑掩映其中。一路上,太阳能路灯、分类垃圾箱整齐排列。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给非洲学员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以前河边村没有硬化路,全部都是泥巴路。”河边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邓林国告诉大家,河边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的偏远村。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和他的团队第一次来到河边村,随后常驻这里,在勐腊县发起成立公益机构“小云助贫中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河边村深度贫困综合治理实验,改变了河边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李小云团队认为,河边村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有内生动力,需要新业态的支持。他们带领村民因地制宜打造“瑶族妈妈的客房”瑶族特色民宿品牌、培训村内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村内事务村民管”的自主意识。2015年,河边村人均年收入仅4000元,大多数村民还住在人畜混居的破旧木板房中。现如今,“瑶族妈妈的客房”成了这里的标志性建筑,游客不但可以欣赏原生态热带雨林风光,还可以住进保留民族特色、现代化设施齐全的瑶族民宿中。2023年河边村户均年收入接近6万元,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非洲学员参观了瑶族木房改造的嵌入式客房、河边会议室、河边酒吧、河边餐厅、专家工作站、河边幼儿园等场所设施,并与邓林国以及青年乡村职业经理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小瑶寨折射大变迁,学员们认为,河边村这样一个边境村寨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学习,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资源推动,与村民渴望发展、参与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动力相结合,才使一个偏远乡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坦桑尼亚绿色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法诺·伊登·雷沃卡图斯说:“漫步河边村,空气清新、满眼绿色。在过去,这样的环境不会产生经济价值,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才得以市场化,给村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

邓林国介绍,乡村发展好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河边村的女性现在更自信了,她们的工作能够为家庭带来收入,每年妇女节村里还会组织集体出游,村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乌干达布索卡发展协会创意总监巴比里耶·阿加莎表示,“瑶族妈妈的客房”给了她很大启发。这说明在乡村,女性劳动力的加入,可以产生良好的市场价值,帮助家庭增收,也有助于提升妇女地位。

乌干达布索加发展联盟政策与规划副主任卡耶姆巴·约拿·弗雷德说,从云南这些村庄的走访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精神,“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团结一致,发展丰富多样的经济活动,合力将家乡建设得更好,这点非常珍贵。”

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

一幢幢现代化农业科创大楼、一片片智能化的绿色有机大棚……11月13日,非洲学员来到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的农业中关村交流考察。

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还有“种地”的地方?此行之前,不少非洲学员有着这样的困惑,而来到位于北京东北角的平谷区,他们才了解到,这里正掀起一场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智慧种植在眼前上演。在温室大棚里,非洲学员见到,有几个大罐子连接在“温室水肥智慧调控系统”的大型机器上,机器操作台上插满管道和带有刻度的器皿,各种肥料与水在这里经过精细的比对掺混后,能直接满足大棚的水肥需求。

院士、博士当起“农场主”。在看似非常普通的温室大棚里,工作人员很多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据介绍,平谷吸引了一批创新主体,已开建117个博士农场,13位院士和411位博士当“农场主”,新设现代农业企业34家。

近年来,平谷持续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一些非洲学员在京瓦农业科技中心的农业中关村规划沙盘前久久伫立,深深地被这片土地的规划蓝图所震撼。

坦桑尼亚农业绿色及综合贸易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姆瓦卡梅萨·法迪利·阿尔伯特说:“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还看到了很多国际知名的农业创新企业,他们在这里平等合作,共同寻找产业需求,研究解决方案,构建一个创新的农业生态系统。”

乌干达农业和水资源部社区发展主任卡耶姆巴·帕特里克表示,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分析、无人机植保……这些最新的智慧种植方式目前在乌干达还很少应用,他回国后想推动更多乌干达的企业和高校到中国交流学习。

坦桑尼亚“最后一棵苹果树”公司运营经理沙阿利·马卡梅·楚姆说,中国的农业技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技术在乡村社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尤其是农业项目的科学化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很高,这些先进经验为坦桑尼亚的农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报记者 叶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8日 第05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把中国乡村发展经验带回非洲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