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当前,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持续升级,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的入围企业,2023年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中国品牌正向着实力更强、结构更优、活力更足稳步迈进。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叫得响的中国品牌不断涌现,助力品牌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创新争先,让品牌活力充分涌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通过持续创新,品牌才能打造差异性、提升含金量。近年来,中国品牌锚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产品创新,中国品牌打开新空间。
上市3个月销量突破100万双的跑鞋、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篮球鞋、以国产自研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打造的冲锋衣……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知名品牌,安踏持续专注研发新产品,在不同运动品类中推出多款热销单品及自主品牌。
安踏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尖端科技向大众产品的创新转化,加速实现从“专业”到“大众”、从“竞技”到“消费”、从“稀缺”到“普及”、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的科技成果商业转化过程。
技术创新,中国品牌带来新体验。
4月29日,蚂蚁数科正式对外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工具。蚂蚁数科首席技术官王维说,蚂蚁数科结合大规模高质量金融行业知识库与低代码可视化编排能力,加速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应用,为金融机构带来全新数智体验。
在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A—7智算中心,算力调度大屏上显示着润泽科技在全国建设的算力基础设施实时监控数据。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笠表示,从新一代冷板式液冷制冷技术到自主设计的智算中心,润泽科技坚持以技术创新重塑品牌体验,通过深耕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赋能新型工业化、产业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
生产创新,中国品牌焕发新生机。
仁和集团药品生产园区,中药材草木的味道扑鼻而来。在丸剂生产恒温车间内,炼药机、制丸机、滚圆机等10余台套智能化设备一字排开,六味地黄丸、大活络丸等药品配料经过多道工序,一颗颗落在传送带上……一个车间生动展示了数字化生产的效能。
近年来,仁和集团全面打造“智慧工厂”,实现了由传统制药技术向智能制药技术的转变升级。“除了部分需人工操作的关键工序,中药生产制造已实现自动化、数字化。”仁和集团有关负责人康志华说,“数字化转型深入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传统品牌焕发新生机。”
勇于担当,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彰显价值
叫得响的品牌,既要谋技术、有品质,也要有格局、能担当。中国品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彰显价值,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传递传统文化韵味。五粮液传承逾千年的古法工艺,依托五种粮食科学配比与活态古窖池群的优势资源,打造出独特风味;谷雨采用原木瓶盖、柔和釉感瓶身的设计,让产品传递传统文化意蕴;云南白药将文化符号融入产品,通过年轻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桥梁、讲好故事,中国品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表达创新结合,让“中国味”“中国美”走进更多消费者心中。
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中国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推出“小微易贷”业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便捷审批流程,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服务近万户客户;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推出科技型企业专属信贷服务体系,为刚起步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持续投资金融机构小微专项债及证券化产品,开发普惠金融主题保险资管产品,帮助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完成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石油打造“人·车·生活”生态圈,通过拓宽加油站传统门店的消费场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消费需求;保利发展从高频问题和客户需求出发,打造了一批高品质人居标杆,将“好房子”具象化为“好产品、好服务、好生活”;伊利集团根据不同人群及需求,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品矩阵,赢得消费者信赖,多个品牌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多措并举,推动品牌强国建设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品牌力量,中国品牌需要乘势而上、奋发作为,推动品牌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促合作,以更开放姿态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以“华龙一号”等自主核电品牌带动核工业全产业链加快“走出去”,已和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主动开放12个大型核科研设施,与全球伙伴共同促进核能技术进步;积极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发展协同与标准化倡议”,为支持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全球应用提供中国方案……近年来,中核集团不断强化国际合作顶层设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国际组织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
茅台以文化为媒,加强与国际酒企、经销商、消费者的沟通交流,持续发力国际市场。2024年,茅台国际市场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关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国际市场基础不断夯实,品牌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
优管理,推动品牌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月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同一天,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储一号”产品品牌正式发布。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说:“中国能建将全面推进品牌强企建设,持续深化品牌引领行动,升级公司品牌战略,建立‘大品牌’工作体系,加强全员、全流程、全要素的全面品牌管理,推动品牌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卓著品牌。”
强质量,以更高品质提升品牌信誉。
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没有过硬的品牌。为确保产品质量,在原料端,西凤集团建立了50万亩高品质原粮基地,与高校联合开展高粱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还建立了从田园到餐桌的溯源管理体系,对酒的质量进行更好把控;在酿造端,西凤集团严格遵循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经过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挑窖6个工艺阶段,每年9月立窖、9次投粮、9次取酒……
“品质至上是西凤酒的始终追求,以匠心呵护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西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说。
新征程,再出发。坚定不移增强创新能力、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定会涌现更多“百年老店”、立起更多“金字品牌”!(本报记者 王云杉)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 第 14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激发中国品牌的澎湃动能(中国品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