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或许是封闭、荒凉的代名词。但踏上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这片土地,所有的刻板印象都在喜马拉雅的晨光中悄然消融。远处是巍峨的雪山,脚下是清澈的河流,跨越国界的人文交流,让这片边陲之地成为文明对话的生动现场。
普兰的故事,是一部用酥油与青稞写就的开放史诗。从昔日的“盐羊古道”上的悠悠驼铃,到如今普兰口岸年进出口贸易额超2000万元,从驮队商帮到集装箱卡车,从现金往来到电子支付——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跨越地理阻隔的经贸往来和文明对话。千百年来,这里的边民以贸易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书写着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篇章。
普兰的故事告诉我们,边疆,恰恰是开放的前沿、交流的窗口。普兰给人们以启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道。边城的友好交流,也是国家间友好关系的缩影。普兰这座边陲县城的故事,正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生动注脚。(范凌志)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8日17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盐羊古道”新启示(记者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