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
“作为在辽宁生活的台湾青年,我对于当地的抗战历史博物馆等并不陌生,这次参加两岸媒体人辽宁行活动,我首次前往万忠墓、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刻。”台湾自媒体人罗鼎钧对记者说,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因为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共同展望未来”。
全国台联2025年两岸媒体人辽宁行活动近日举办,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20余名媒体人在7天行程中,围绕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80周年、东北振兴、两岸融合发展等主题,走进沈阳、大连、丹东、盘锦等地参观采访。
不忘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满腔碧血驱虎豹,铮铮铁骨中华魂。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两岸媒体人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和展品,深入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抗联孤悬敌后,在深山密林、冰天雪地里与数十万敌人殊死搏斗,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民族英雄。14年浴血抗战,东北抗联消灭超过18万敌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本溪关门山,两岸媒体人冒雨寻访抗联密营遗址,实地感受抗联将士的艰苦岁月。马架子、木刻楞、地窨子……面对异常简陋的抗联密营房舍,台湾自媒体人李东恩不禁感慨:“抗联战士们缺衣少食、饱受严寒,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始终未改保家卫国的初心。两岸中国人不能忘记先烈的牺牲奉献,不能愧对历史和民族。”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义不臣倭”,与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数十万台湾同胞为此付出鲜血和生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
“在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两岸同胞更有必要重温这段历史。”在台湾读研期间拍摄纪录片《日暮·归乡》的大陆导演杨正浓告诉记者,许多台湾青年当年来到大陆投身抗日,日据时期的台湾民众也从未停止过反抗斗争。《日暮·归乡》聚焦赴台老兵群体,其中几位受访者曾亲历抗战。两岸同胞共赴国难、共御外侮的历史不容遗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借助两岸媒体人的记录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休戚与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10月19日,肩负祖国和人民重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战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在丹东,鸭绿江畔的断桥是烽火硝烟的见证。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更全面展现了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台湾同胞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作战、后勤保障以及后方医疗等各个环节都积极参与并立下功劳,这段历史之前大家很少了解。”全国台联副会长、辽宁省台联会长周琪说,这说明台湾同胞始终与祖国大陆人民并肩奋斗,同呼吸、共命运,希望两岸媒体人深入了解和报道这段历史,让爱国台胞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
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周琪向两岸媒体人介绍台籍志愿军老战士参战文物。多件文物来自当年前线的战士、空军的后勤人员和后方的医护人员,包括他们的立功证书和奖章等,证书上明确记载籍贯是台湾省。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宫绍山介绍,馆方对相关文物做了特别安排,通过拉开陈列间距,希望更好地突出展现。台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从未缺席,希望更多参观者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今年在做访客统计时,馆方发现来自港澳台的参观者越来越多。讲好台胞参与抗美援朝的故事,可谓意义非凡。
融合发展
从渤海之滨到烟火巷弄,两岸媒体人还走访扎根辽宁发展的台商台青,记录台胞在大陆逐梦的故事。在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会议室墙面上,贴有台湾《工商时报》数年前对集团创始人之一林书鸿的报道。“大陆持续提振内需,延续经济动能,更强力扶持半导体、5G等产业发展,将使长春集团电子化学品、铜箔等应用获得加速推进机会。”林书鸿在当年的访谈中说道。
台湾长春集团1949年创立于台湾,之所以取名“长春”,因这家化工企业有3名创始人,“春”字拆开是3人日日合作,冠以“长”字,便是三人同心、长长久久。2011年,集团投资大陆,在东北设厂。
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士浩介绍,集团多年来深耕大陆市场,以锂电池铜箔计算,大陆产能已占集团六成。盘锦厂如今成为集团三大铜箔生产基地之一,与江苏常熟、台湾苗栗形成“北中南”三地辐射全国的生产布局。“在台湾只有一些高山上能看到雪,这里四季分明,冬天有供暖,生活很舒服,很期待能在这里继续发展。”2023年来到盘锦的林士浩,逐渐喜欢上了东北。
“我跟大部分在大陆的台胞不太一样,我对大陆要比台湾更熟悉。”台商高尚从小跟随父母在大陆生活多年,成年后又返回台湾工作。而立之年的他,认准了大陆的发展机遇,来到辽宁打拼,并成为大连女婿。2018年,他与妻子在大连共同创办台式餐厅“全福鲁肉饭”,如今已有6家直营和加盟店面。“东北是一片辽阔的土地,相较于南方,这里台湾元素和台胞人数都相对较少,却因此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这里是我的家,我希望自己的家能变得越来越好,能让更多的台胞熟知。”高尚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张 盼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9日 第 04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共同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