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景色。
杨亚文摄
图②:邮储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工作人员(左)向客户介绍“科创e贷”产品。
肖江曼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八载光阴,河北雄安新区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这座千年之城、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日新月异。
近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走访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有关部门,调研金融业如何以创新实践和优质服务,助力建设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千年之城。
建设——
在产品设计、审批机制上,金融机构做出创新和突破
9栋单体建筑同步施工,55台大型设备一齐运作,6000多名工人同时在岗……8月下旬,雄安新区启动区雄安国贸中心片区塔吊高悬、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位于雄安国贸中心片区的雄安城市航站楼被称为“钢的树”,钢结构从地下一层“生根”,螺旋延伸至整个航站楼主体框架。目前,这棵“树”的主体结构已经长成,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和机电工程建设。
在雄安新区,地上、地下、云端“三座城”同步规划建设,这棵“钢的树”是雄安新区“三座城”理念的集中体现。
它的树干采用异型空间网络钢结构与外立面透光设计相结合,巧妙解决地下之城的采光难题;树冠之上,安装了许多传感器,实时监测钢结构应力变化等数据;树根,向地下延伸,拓展出的巨大空间承担着商业、地铁等复杂功能。
站在“钢的树”下,雄安国贸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指向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说:“未来,雄忻高铁、京雄快线和规划地铁M1、M2线在这里交会,集办公、酒店、商业、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在这里聚集,业态如此丰富的TOD开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全国少见。”
与施工单位一样,服务一座新城的建设,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许多“第一次”。
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为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授信支持。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刘泽聪介绍,雄安国贸中心项目融合了多种业态,工行综合测算了这个项目未来现金流,设计出了专属贷款产品“雄安发展贷”,还款进度可以根据项目现金流灵活调整,更加符合业态丰富的TOD开发项目的金融需求。
为了适应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中产生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在资源投入、产品设计、审批机制、贷款定价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创新和突破。
例如,金融产品要服务建设进程。目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建设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将“雄安新区支持贷”升级提升为“雄安新区疏解承接贷”,可为客户提供经营周转、项目建设、不动产购置等一揽子信贷服务,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全力支持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重点项目金融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雄安新区银行业项目融资余额1270亿元,今年新增投放786亿元。
“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随着雄安新区部分项目从建设期转向运营期,我们需要更多元的金融业态参与,目前集团在加快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入多种社会资本,助力打造新型城市运行服务商。”中国雄安集团财务融资部部长助理邱晨说。
引业——
建设新动能、发展新产业,金融业拿出新办法
“扎根雄安,我们恰逢其时!煜鼎增材进入快速成长期,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发展都亟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雄安新区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华明说。
金属3D打印技术是企业的看家本领。“金属3D打印技术用高性能计算机、高精度激光头、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数控机械平台,就能完成飞机、火箭、导弹、卫星等重大工业装备大型复杂关键承力结构的快速生产。”煜鼎增材相关负责人说。
在位于雄安新区昝岗片区的科创中心中试基地里,记者看到,煜鼎增材的4座厂房和1座办公楼已经拔地而起,公司正在搬迁调试生产设备,进行厂房内部装修,预计9月底将全部搬迁完毕。
去年9月,煜鼎增材注册地从北京迁入雄安新区。让企业下定决心扎根发展,这其中金融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去年3月,雄安新区相关部门一天内召开了3场会议,决定为煜鼎增材投出1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今年8月,依托这笔战略投资,中国银行向公司提供了1160万元贷款,成功落地雄安新区首笔“投贷联动”业务,支持企业购买增材制造设备。
“不仅是煜鼎增材,昝岗片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里的其他高科技企业,我们都全力提供服务。”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金融科技中心主任任杰说。“国检测试,已发放贷款;芯昇科技、芯联新,已批复授信;普龙科技,提供结算服务,叙做保函业务……”任杰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做着记录。
城市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眼下,雄安新区正持续加快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和谋划,目前已集聚空天信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2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企业。
在这片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上,建设新动能、发展新产业,金融业拿出了新办法。
针对在雄安新区成立时间较短、财务状况尚待完善的科创企业,工商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创新推出了“雄创贷”,实现“贷早、贷小、贷硬科技”。围绕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中关村科技园、特色主题楼宇等创新载体平台,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为企业量身制定了“中银科创+产品服务指南”专属服务方案。
惠民——
多措并举满足新市民、建设者、创业者的金融需求
“我和老伴今年3月搬进新家,90平方米的小三居住着很舒服。”雄安新区容西片区环水苑小区居民牛更池是当地村民,在新区建设中,政府为他们盖起了回迁安置房。
牛更池一一向记者介绍:“你看,柜子、抽油烟机、马桶、灶台、壁纸都是给配好的,我们拎包入住。我们家步行3分钟到河边,出了小区东门走几步就是菜市场,平时遛弯买菜可方便了。”
住进新家,牛更池养成了新的爱好。“附近配套建设了羽毛球场和足球场,我们10多人建了个群,每天约好了早起去打1小时羽毛球,强身健体还能交到新朋友。”
城是人的城。建设一座新城,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也下足了功夫。
“我们从供需两端提供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容东支行副行长刘芳说,在供给端,建行向回迁安置房建设方提供网络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压力,推进项目尽早完工交付。在需求端,建行为回迁安置群众提供征迁安置住房贷款,已累计投放超过3亿元。
“工行将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于征迁安置和工程建设场景,累计穿透式拨付征迁资金和工人工资近900亿元,保障工人工资绝不拖欠。”刘泽聪说。
刘芳介绍,针对疏解人群在新区的购房贷款需求,建行在同业首次实现银行系统与国管公积金系统的互联互通,让疏解人员实现公积金“北京缴、雄安提、雄安贷”,已服务中国星网、中国中化等50多家单位。
许多创业者来到雄安新区追梦。农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受托发行“雄才卡”,配套研发“雄才码”平台,成功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截至8月底,已为疏解来雄安的央企国企、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放“雄才卡”超1.5万张。
记者看到,雄安新区启动区金融岛片区的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部分建筑已经封顶,未来这里将有多家金融机构入驻。金融业正与新区血脉相连、共同成长。(本报记者 葛孟超)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5日 第 18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在雄安看金融创新(财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