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内陆腹地成为开放前沿(新视窗)

图①:新疆某企业生产的产品远销阿联酋、新西兰、泰国等国家。

何 龙摄

图②:霍尔果斯海关关员服务保障商品车出口。

王白瑜摄

图③:阿拉山口海关关员对铁路口岸运输工具开展监管。

张昭晖摄

图④:繁忙的新疆阿拉山口站编组场。

陈 乾摄

新疆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着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以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新疆外贸实现高速增长,得益于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国际物流大通道高效畅通。未来随着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深,内陆腹地将在高水平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编  者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集中查验场,上午10点,闸口前的车道已是一片繁忙,有装载着80米长风机叶片的运输车,有装满水果蔬菜的冷链运输车,数量最多的是即将出口中亚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蜂蜜、水果、小麦等中亚农产品也从这里进入中国市场;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来自广州、浙江义乌等地的服装百货、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正在集结装运,经海关检查施封后,将搭载新疆本地班列品牌“天山号”跨越山海,出口中亚国家;

…………

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场景,正是新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近年来,新疆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着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推动外贸实现高速增长,以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十四五”期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跨过3个千亿元台阶,2021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40%。今年前8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3563.1亿元,增长25.4%,高于全国增速21.9个百分点,展现强劲的发展动能。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在新疆霍尔果斯,王献国是一名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摆渡人”,他驾着国产新车出境,到哈萨克斯坦境内交付验收后,再乘跨国客运大巴返回。“现在的这份工作相对灵活,趁着农闲的时候来跑跑车,收入也比较稳定。”王献国说。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中亚市场热销,催生了汽车“摆渡人”这一职业。在霍尔果斯,像王献国这样的国产汽车“摆渡人”已有近4000人。王献国驾驶的新车,是霍尔果斯昊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即将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新能源汽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中亚、中东市场很受欢迎,不仅性能优异,还配置了很多新功能,很受年轻人喜爱。”昊诚公司总经理梁浩介绍,之前,公司每年出口汽车4000多辆,这两年增长到2万辆左右。今年前8月,公司出口汽车1.2万多辆,贸易额同比增长10%左右。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今年以来,霍尔果斯口岸汽车保持增长。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1—8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5.8万辆,同比增长8.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电动汽车数量同比增加45.2%。

“与传统笼车运输相比,通过‘摆渡人’交付汽车更加灵活高效,运输成本也低,越来越受到国外汽车进口商的青睐。”梁浩说。

企业需求的转变,对通关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霍尔果斯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通关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实行24小时货运通关工作制,首创“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该模式下,每辆出口商品车均有二维码,车辆抵达口岸后,通过智慧卡口摄像头识别后可实现快速放行,口岸整体通关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减至5小时以内,通关效率提升80%。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新疆走向国际市场,对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海关、商务等部门推动改革提质增效,更好地回应企业诉求。

针对大件风电设备超宽、超限,霍尔果斯海关联合哈方海关开设专用通道,确保设备“直出直进”;在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两大向西开放的国际铁路口岸站,当地海关推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保障中欧(中亚)班列便捷高效通行;为了让更多蔬菜水果及时运送,海关实现了对中亚国家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全覆盖,并创新性应用农副产品“绿色关锁”,新鲜水果当日就能抵达哈萨克斯坦市场,今年前8个月,新疆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8.6%。

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2023年,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2024年新增企业9000余家,进出口总额占到全疆三成以上。目前,新疆已拥有4个综合保税区、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吸引了一大批重点企业落户,形成汽车组装、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

织密物流通道,降低贸易成本

空中路网越织越密:今年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投运。“扩容”后的天山机场客货运航线达285条,与27个国家、40个城市通航,今年以来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446%。

铁路线路交错繁忙:作为连通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枢纽,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的新疆本地中欧班列“天山号”已运营线路21条,通达中亚及中东、东欧等19个国家、26个城市,出口货物超200种。

公路通道联动内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新疆拥有21个国家批复对外开放的口岸,目前已开通19个,其中公路口岸有14个,宛如璀璨的明珠,错落地镶嵌在中国西北,成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新疆至欧洲已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

从“边远地带”到“枢纽地带”,新疆交通网络“大动脉”更加畅通,铁空、公铁、铁海等多式联运模式不断成熟,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立体交通体系,持续推动外贸快速增长。

新疆万盛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电商企业。过去,因为新疆机场航线少,公司要将货物运往其他省份集中发运。2024年6月,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的保税航油储罐正式投入运营,为国际新航线开通带来了机遇。乌鲁木齐天山机场海关副关长刘竟易介绍:“保税航油是国际货运航线降低成本的‘关键变量’,我们加快推动政策落地,比原计划提前459个工作日投入使用,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开辟经停或往返乌鲁木齐的航线。目前已累计加注保税航油突破10万吨。”

“一些机型飞往欧洲需要加注80吨的燃油,保税航油政策推出后,每吨可以节省100多美元燃油成本,省下来的成本足以覆盖从华南、华东市场运输至乌鲁木齐的物流费用。”新疆万盛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添柱说。

物流方式优化带来企业快速发展。“过去,公司每月跨境电商货运量500—1000吨;现在每月货运量突破5000吨,目前即将进入旺季,平均每天有10架次的飞机飞往全球各地。”王添柱介绍。如今,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每天都有超200吨跨境电商货物装机起飞,发往世界各地。

目前,乌鲁木齐已有超过200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今年5月24日,乌鲁木齐海关发布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10条措施,聚焦通关时效、物流成本等问题,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乌鲁木齐跨境电商出口88.7亿元,增长185.6%。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高地

晨光熹微,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已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一辆辆满载集装箱的大货车有条不紊地从出境卡口通过,前往吉尔吉斯斯坦。

伊尔克什坦口岸是中国最西部的口岸,与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尔克什坦姆口岸相对应,是我国连接中亚国家地区的重要陆路口岸。随着中吉乌铁路如火如荼地建设,大量工程机械装备从口岸出入,伊尔克什坦口岸的作用更为凸显。

“我们公司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工程机械、建材为主。自从中吉乌铁路开始建设后,机械设备出口量大大提升。去年出口5万吨,今年1—8月,出口量已达7万吨,整体货运量增长了30%。”喀什五联欧亚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迪丽说。

肉类、水果、粮食等从伊尔克什坦口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日用百货、小电器、汽车配件、服装、工程仪器也从这里运往中亚国家。由于口岸货运量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今年6月,伊尔克什坦口岸率先启动7天24小时货运通关试行模式,推进“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减少车辆在口岸排队等待的时间。

阿布萨黑公司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的一家企业,公司负责人艾力介绍:“今年可太忙了。截至目前,我们公司光代理出口的日用百货就有25万吨,工程设备差不多7.5万吨,与去年相比,公司整体货运量增长20%。但现在需要办理的通关手续变少了,出一辆车只需要30分钟,成本更是降低了25%。”

伊尔克什坦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8月累计监管进出口货物186.9万吨,同比增长67.4%。经过通关流程优化调整,出口通关环节由12项优化到4项,通关时间只需30—40分钟,压缩幅度为66.7%。

随着进出口货物贸易持续增长,新疆各地方和相关部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在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5分钟内即可完成对一个集装箱的全景扫描,单箱检查时间较人工方式缩短90%以上;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海关综合运用“铁路快通”模式、提前申报、预约通关、运抵直装等一系列便利化通关模式,班列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每个集装箱降低成本200元;在吐尔尕特口岸,中吉乌铁路建设带动出境人数大幅增长,海关采取“预约通关+智慧旅检”,实现无感通关……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助力新疆迈向开放前沿。(本报记者 欧阳洁)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 第 19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内陆腹地成为开放前沿(新视窗)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