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外华媒参访视源股份 解码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之道

海外华媒代表参访视源股份(谢明 摄)

10月19日,参加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的40余位媒体代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网组织下走进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源股份”)第五产业园,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座谈,全面了解这家中国高科技企业从电视主板起步到引领全球交互智能潮流的创新历程。

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视源股份供图)

媒体代表们深入了解了公司从2005年创立至今的发展轨迹。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介绍,公司从一块电视主板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以“交互显示”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超224亿元。公司的电视主控板卡连续11年全球市占率第一,希沃教育平板连续13年中国市场第一,MAXHUB会议平板连续8年中国市场第一。

段宇特别提到,公司研发投入常年保持在7%左右,构建了包含中央研究院、中央工程院、创新设计院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三院一站”人才平台。2023年,公司推出希沃教学大模型和MAXHUB领效智会大模型,实现了对教育和工作场景的智能赋能。

视源股份机器人事业群总裁龚子钰(谢明 摄)

视源股份机器人事业群总裁龚子钰向媒体代表系统分享了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她表示,公司已将机器人明确定位为“自动化生产工具”,致力于成为应对“脏、险、枯燥”的“3D岗位”生产力伙伴,以解决老龄化加剧与劳动力短缺等社会挑战。

目前,视源机器人已形成覆盖清洁、巡检、安防等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包括商用清洁机器人、工业巡检四足机器人、具身操作机械臂等产品。龚子钰透露,除在广交会亮相的三款机器人外,公司还在关节模组、外骨骼设备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

海外事业群总裁肖航(谢明 摄)

海外事业群总裁肖航详细阐述了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他表示,自2017年开启品牌出海探索以来,视源股份已在印度、美国、荷兰、泰国、印尼等国设立子公司,并在22个国家建立本土团队,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全球22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团队,设立了3个服务中心和40多个服务网点”,肖航表示,公司选择了一条“深度本地化”的长期道路,注重招募当地人才,实现从文化理解到市场共赢的深度融合。今年9月,视源股份阿联酋子公司正式开业,标志着公司在中东市场的拓展迈上新台阶。

视源股份首席品牌官曾立群(视源股份供图)

在座谈交流环节,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视源股份管理层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融合、品牌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视源股份首席品牌官曾立群在回应媒体合作建议时表示:“品牌出海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与再做个海外华文媒体深入合作。”他提出三个具体合作方向:“在品牌叙事方面,联手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全球化品牌故事;在商业合作方面,充分利用各媒体资源与当地影响力;在资源联动方面,探索从品牌宣传到市场拓展的创新合作模式。”

海外华媒代表提问交流(谢明 摄)

中日新报社长刘成提出,希望探索媒体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他表示:“视源计划出海,我们拥有海外媒体网络,这是合作的良好基础。我们希望借助视源的科技力量,助力海外媒体转型,共同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意大利侨网副总编辑谢培康从文化融合角度提出建议,强调企业成功出海不仅要注重产品端的成就,更要重视文化价值的融合。他认为,企业应当积极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用高尚文化包装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新加坡眼智库主席孙侠表达了与视源股份开展实质性合作的意愿:“我希望成为视源与南洋理工大学AI科研资源的对接桥梁,同时在海外利用媒体渠道全力宣传视源品牌。”她认为,视源在显示核心技术、教育及办公市场已具备坚实基础,若能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创新,将更具国际竞争力。

海外华媒代表与视源股份管理层合影(谢明 摄)

媒体代表们纷纷表示,将通过各自的传播平台,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

段宇在回应中表示,视源股份诚挚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共同探索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路径。“我们定位为‘中国制造的践行者’,通过智能办公设备、机器人和会议解决方案连接世界,传递的不仅是技术和产品,更是‘因我们的存在,让更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企业理念。”

段宇表示,视源股份将始终坚持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教育更公平、会议更高效、生活更智能,为中国智造高质量出海贡献力量,让全球更多用户体验到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海外华媒参访视源股份 解码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之道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