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延安,新风扑面。
从硕果累累的苹果园,到整洁干净的农家院;从土墙上书写的“新村民公约”,到村巷里驶来的“文明大篷车”,这片热土上,红色基因奠定底色,黄土文化涵养本色,绿色发展描绘新色。新时代,新农村,铺展文明乡风新画卷。
文明乡风,精神传承。宝塔山、延河水,革命圣地流淌红色血脉。延安乡村留存的332处革命旧址,就像精神坐标,让红色基因融入文明乡风。“张思德文明服务”网络覆盖安塞区、镇、村,“延安精神红领巾讲解团”听众超过150万人次……红色固根基、润乡魂,成为文明乡风的丰沛源泉。
文明乡风,文化滋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黄河,滋养了延安人民热情、质朴的性格。打起腰鼓、扭起秧歌、唱起民歌、吹起唢呐、剪起窗花……赓续文化传统、创新表达方式,这些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符号,展现火热热的好日子、茂腾腾的精气神,在新时代滋养着农民的心田。
文明乡风,时代焕新。新时代,绿水青山间,高原吹新风。连片的苹果园里,采摘用上机器人,销售有了互联网,新农人用上新农具;梁峁间的小山村里,窑洞开起农家乐,田间搞起研学游。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改变旧观念、拥抱新生活,发展提升文明,乡风反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从延安到整个陕西,从三秦大地到大江南北,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张铁)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9日13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红色热土新风劲(快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