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年9月结合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对于此次习奥会,两国社会以及国际舆论都对此给予了较高关注与期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近日赴美,同时为海外网撰写专栏,观察美国当地对习奥会的反应,解读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2015年9月13日 北京时间20:30 天气晴 记于UA808航班21J座位
美联航的飞机与国航北京出发到美国的航班并没有太多不同,除了黑头发黄皮肤的空姐换成了白皮肤的“空姨”、“空叔”。不过,他们也会殷勤地用汉语说“你好”,对中国人很热情,也愿意善意地开玩笑。
整个机舱是满员,座无虚席。过去10年,我数次前往美国,感觉赴美的航班越来越满员。而且去往美国的航班中,中国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回北京的航班中,美国人越来越多。每年两国航班往来均呈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约600万人次,平均每天约1.6万人次,但两国之间日均只有50多趟航班,不满员才怪呢?
从“满员”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互相交织的嵌入程度。在这样密切的往来下,有声音称,中美有可能冷战!这些天,微信里有一篇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的文章转发得很广,标题是《2015年下半年中美会有冲突》。一看就有“标题党”的嫌疑。两周前,笔者刚与阎教授开过内部会,他的意思是,冷战不可能发生,但摩擦会常有。当然,如果部分媒体把一些具体的“摩擦”也视为“冲突”的话,那“冲突”实在是不足以令人恐慌。
显然,“中美冷战”这个判断“杞人忧天”的成分更多一些。要有冷战,至少上述那600万人次肯定不答应。
不要小瞧这600万,这里大多数是中美两国的精英层。以这次习主席访美为例,过去几月来,两国数以万计的外交官、智库学者、商人、媒体人、NGO代表到对方国家,或相互沟通、或转递信息、或营造氛围、或协商分歧。很显然,双方都已关注到了舆论中的一些杂音,尤其来自美国,一些美国舆论抱怨中国商业环境、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感到焦虑、有的还炒作南海形势等等。中美两国来往密切的群体,都希望向对方解释或沟通一些信息。
一些人对中美关系前景充满担忧。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低阶次的矛盾”出现恰恰表明中美关系的稳定与进步。相比过去20年来,在中美两国高层互访或高级别对话之前,美国舆论动辄以中国政治制度和人权说事,渲染中国军力的威胁,或揣摩中国体制的崩溃,当前美国舆论所关注的话题显然更加务实、更加趋于具体事务化。
这说明,经历了35年的发展,中美关系已逐渐解决了那些战略层面的“高阶次矛盾”。中国舆论反复强调,中国不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愿意做目前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而美国官方也多次宣称,美国欢迎中国崛起,不会寻求颠覆中共现政权的行动。这些声明不是随口说说的辞令,而是两国对全球形势与彼此战略关系的慎重考量。
尽管仍有声音担心,中美关系不能排除像美苏那样剑拔弩张的危机的可能性,但双方的决策层都已充分意识到那种风险的危害性。很显然,冷战结束25年后的中美关系,已经呈现了全面走出冷战阴影的曙光。这些重大的积极进展,是当前那些具体事务上的分歧所颠覆不了的。
中美两国之间近百个各层级的对话机制,都在极力避免冷战可能性的出现,甚至连任何冷战的小苗头都要在第一时间掐灭。国际关系现实主义“零和博弈”的理论假设在中美大局面前,越来越显得失效,相反,5000亿美元级的经贸压舱石、600万人次的年均人员往来、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流,让中美两国愈发需要彼此。
未来的世界历史学家在描述当下中美关系的诸多矛盾时,或许都会为这个时代的中美决策者点赞。他们要书写的不再是20世纪上半叶两场惨绝人寰世界大战“极端年代”,也不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相互确保摧毁”的呛鼻火药味,而是要刻画两国精英层耐心地对一些定时炸弹引线的拆解,对有可能陷入的雷区不断进行清扫。
两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宣称以“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内涵,建设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大国关系。现在看来,至少前两个词组已经具有了相当厚重的再保证。至于如何相互尊重,如何在一些具体议题上实现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沟通、磨合与协商。
从这个角度看,一些美国舆论趁机发难,对中国施压,以解决具体议题,本身就是对大国战略互动的歪曲与误判,更是对国事访问的矮化与短视。这些杂音充其量是美国部分人士对中国的“小算盘”,根本阻止不了中美两国有识之士的“大买卖”。
事实上,已有不少美国精英私下透露,奥巴马内心比中方更希望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能获得成功。因为这将是奥巴马卸任总统前与中国领导人相处最长久的一次重要会见,与他的外交遗产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全球议题方面,如伊朗问题、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美国对中国的倚重远比上述分歧更紧迫。
由此看,中国对美国应有更大的心理优势和自信心。我们应当坚信过去30多年的对美外交取得的重大进展,坚信当前中美大局的稳固性与广泛性,坚信未来中美两国的发展定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这才是中国外交应有的大国心态。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访美手记:中美会有大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