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美国国务院将要公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这是美国政府从1990年代开始的关注海外宗教迫害问题的几项努力之一。支持者认为,这种报告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必要,不过批评者却说,这是新殖民者主义做法。
美国宪法有关宗教的条款允许美国人自行选择信仰而不设国教。这些话语刻在了华盛顿新闻博物馆里。在馆内开会的人士正在探讨同样的原则是否也应适用于其它国家。
很多与会者相信,这一条款反映了普世原则。
“从某方面讲,捍卫宗教自由是捍卫做人的含义。” 卡特里娜·兰托斯·斯韦特说。
斯韦特主持一个名叫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的政府机构。委员会每年公布地图,标明委员会所说的世界上践踏宗教自由最严重的国家。
斯韦特说:“如果我们可以鼓励、劝说各国接受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我们需要改进自己的工作,建立安全的公共场所,让持各种信仰的人都能和平、公开而不怀恐惧地践行他们的信仰,这将使这些国家能够在多项领域建立更加宽容和稳定的社会。”
然而,在华盛顿,并非人人都同意她的观点。在智库跨大西洋学会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人对美国政府推动国际宗教自由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看法。
研讨会主持人、西北大学的政治学专家伊丽莎白·沙克曼·赫德说:“我实际上把美国当前的这个项目看做是在海外推动美国战略和经济利益的整套做法的最新环节,其部分方式是通过社会与宗教工程学手段。”
赫德认为,这其中存在双重标准。
她说:“我们觉得自己实现了宗教自由,这是我们所拥有的,于是,轮到其他人,我们需要加以某种管理,需要教导他们学会宽容,需要改造他们。在美国的外国宗教事务圈,每个人都在海外培养宗教宽容人士,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是政府在国内从来不做的事情。”
她说,这是因为美国宪法禁止政府这样做。其他批评人士说,宗教自由是个西方观念,对其它社会可能有破坏性。
美国宗教自由大使、犹太教拉比戴维·萨珀斯坦访问缅甸一个基督教福音派教会时问到了侵权问题。在场一位缅甸女基督徒的回答跟美国宪法不无相似之处。
“希望政府不要把人分门别类来看,把每个人都当成公民,公民的身份应当是第一的。”她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美推动国际宗教自由 批评者称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