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3年,巴育正式接替在“红衫军曼谷示威”中立场松动的阿努蓬·保津达,成为陆军总司令。
巴育曾参与2549年的政变,2010年他领导军队驱散了“红衫军”运动,在英拉政府领导下,他又表现得较为中立。
2550年5月,“红衫军”领导人贾图蓬因为侮辱皇室而被逮捕,可能面临高达15年的监禁。据BBC报道,对于贾图蓬的这项起诉事实上来自于巴育。但后来巴育坚持声称他并不抱有任何政治目的,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维护皇室声誉。
2556年,英拉政府的厄运来临——由于执意推动修宪和“为塔信脱罪”的《特赦法案》,最终引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随着英拉被泰国宪法法院裁决下台,10万“红衫军”蠢蠢欲动,准备赴曼谷示威。草根阶级踊跃参政以及政党对立再次演变成大规模的街头暴力。在僵局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巴育终于不再蛰伏,而是走出了石破天惊,震动世界的一步——政变。
2557年5月22日,巴育宣布发动军事政变,称为了避免更多人员伤亡以及局势升级,军方从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权力。泰国喧哗动荡的街头一夜之间恢复平静,巴育带领三军结束了泰国持续近半年之久的动荡局势。
政变后,巴育宣布在全国各地实施宵禁。并成立了相当于军事执政团的国家维和委员会,宣布中止宪法。三天后,巴育宣布解散国会上议院,另将国家警察总长和特别调查部部长解职,并同时扣留了政争双方的领袖——素贴和仁乐。
3个月里,泰国军方禁止5人以上的人集会;要求政治示威群众回家,派遣部队前往曼谷及周边的亲政府和反政府示威地点,护送民众离开集会现场。一系列的强硬措施很快奏效:泰国社会秩序得到恢复,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各地社会治安得到保证,政坛的腐败现象受到遏止。
实实在在的成绩面前,社会各界和政坛各党,都开始对巴育另眼相看。无数的民调显示民众对“维和委”的看法日趋正面,政治人物纷纷表态,“劝进书”式的消息层出不穷。就连流亡海外的塔信,都呼吁其支持者“不要干扰巴育”。
国家前途已掌握在巴育手中,走上前台,仅是时间问题。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从“忠君之将”到“政变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