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带动的人口疏解路径渐明。
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飞对媒体披露,北京行政副中心规划已基本确定。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不只是通州。按北京“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多点”亦即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0个新城和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北京新机场地区3个城镇组团,负责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的疏解。
总的目标是,在北京中心城区采取以业控人的方式,在2020年疏解15%的人口(200万)。“通过产业疏解进而达到人口疏散,疏解人口是个动态过程。”王飞说。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北京中心城区与郊县将构成主城与卫星城的发展模式,主城带动多个卫星城分阶段发展,形成城市群落,避免陷入城市对立的窘境。
但这能否助力北京人口不突破2300万的“天花板”,各方仍有不同观点。
以迁往通州的40万人为例,一名城市规划资深人士向澎湃新闻分析,人口迁移后,原先的办公楼不会空置,仍将有其他的工作人群入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他认为,将北京都市区和行政区的人口混为一谈,存在概念误区,疏解逻辑有问题。
上述资深人士认为,北京市的人口曾设置过多个上限,最终都被超越。若要真正控制人口,北京计划新建的项目,应转移到其他地区。他举例,如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可建在河北或者天津,因这些项目的建立、运营,以及为此服务和工作都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
在近期举办的一场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研究中心主任李铁也在公开演讲中提及,北京如果把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现在是2154万,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实现。”
他还提到,北京有冬奥运,北京进人口是2006年以后,平均每年进人口80万人。疏解服务中心建设要有新城,建新城需不需要人来建设?这都是问题。
前述城市规划资深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随着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北京这些“多点”的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北京郊县的发展与北京城区的大城市病毫无关系,不应限制其自身发展。
按规划,北京的顺义、亦庄、大兴新城及新机场地区,将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门头沟新城,丰台河西和海淀山后组团,适度承接与环境禀赋、资源特色相适宜的功能;延庆新城将建设成为北京的“后花园”。
赵弘认为,这些新城仍需注意不能“摊大饼式”地扩张,分散布局,区域中的子区域也要承接疏解和发展的功能。需注意保留生态红线,确定城市边界,增加本区域到其子区域的交通便利(轨道交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这些新城的建设,未来将在多大程度上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乃至城市功能,还需时间检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40万人下通州,能否助力北京保住2300万人口“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