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又出现清真食品管理立法的提案,令清真食品立法继续成为中文网络的热门话题。对比英国,可见中英两国在相同问题上的讨论差异。
今年两会期间,清真食品立法被政协委员提上到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还有人大代表建议搞清真食品产业国际化,同“一带一路”的对外战略相配合。
关于清真食品立法问题在中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激烈争论。反对者认为国家不应该干预宗教,为清真食品立法,使法律丧失了普适性。他们认为在管理清真食品方面,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商标法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法律保证。
那么清真食品到底是什么呢?清真(Halal)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合法”,“允许”的意思。清真在广义上指如可兰经定义和伊斯兰法允许的内容,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往往同动物按照某种方式被宰杀有关。
符合伊斯兰法的牲畜或禽类的屠宰方式是,一般都是割断颈静脉,颈动脉或喉管。动物被宰时要处于健康有生命的状态,动物被宰后要放血。宰杀过程中穆斯林要诵经。
民族、宗教
中国西北民族大学的学者曾经发文建议国家立法规范清真食品,建议对以穆斯林禁忌食品冒充穆斯林食品入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作者认为清真食品的属性是必须符合伊斯兰教法。
但这恰恰为批评者提供了反对国家介入的理由,他们认为清真食品立法的本质就是试图让世俗政权维护教法,让宗教机构和宗教人士就获得了事实上的执法权,因为有清真食品立法,就需要有宗教人士和宗教机构帮助法律进行鉴别和裁定。
两会的宗教人士代表
因为在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回族、维吾尔和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因此伊斯兰教和清真食品也成了民族工作的一部分。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工作的国家民委早就受委托制定“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并纳入政府立法项目,但是十多年过去仍然没有出台的迹象。
中共前领导人曾经强调“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也有人从国家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支持国家应该主动通过立法介入清真食品规范,强调国家的权威和争夺话语权,避免让宗教势力乘虚而入以后陷入被动。
动物保护
中国的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的2%,英国的穆斯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英国人以爱护动物著称,因此关于清真食品的辩论更多围绕动物福利和保护方面进行。
英国主要是动物保护者和宗教社团之间的主要争论是传统的清真屠宰方式是否对动物更残酷的问题。而中国的有关辩论则侧重于更大的政治和法律层面。
为了减少被屠宰动物的痛苦,欧盟法律规定屠宰前要把动物击昏。按照英国兽医,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的说法,动物在没有被击昏的情况下被屠宰会承受更多痛苦。
英国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特别反对传统的清真屠宰和犹太教的屠宰,即用利刃在动物仍然有意识的情况下按照宗教规定割断动物喉咙。
英国的清真肉类市场价值为26亿英镑。英国清真肉类屠宰当中大部分采用了事先用电击昏牲畜的方式,只有10%不用电击,即用利刃按照传统方式宰杀。
因为宗教理由,欧盟法律对清真肉类屠宰网开一面,但条件是对这类传统清真屠宰过程进行了更多的条例管制。
政府不介入
但是在2014年初,丹麦政府现决定终止以宗教理由破例的做法,并且表示“动物权益高于宗教”。随后瑞士、瑞典、挪威和冰岛都开始禁止按照宗教方式屠宰动物的做法。
但是在英国包括卡梅伦首相在内的政界人士面对来自动物保护组织的压力,仍然表示不会在法律上禁止不经电击的传统清真屠宰方式。
现在英国的动物保护组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穆斯林团体,犹太团体以不同的理由,要求明确肉类产品的商标注明牲畜宰杀方法。宗教团体要求注明肉产品是按照宗教要求宰杀是为了迎合有宗教信仰的消费者,而动物保护组织要求注明则是为了呼吁消费者对残酷的屠宰方式进行抵制。
但是英国首相卡梅伦一方面保证不会取缔传统的清真屠宰做法,另一方面也表示这是消费者权益问题,要顾客和消费群体同宗教组织的代表合作解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透视中国:国家要立法管理清真食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