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台湾总统蔡英文上星期上任。她的就职演说被中国国台办形容为“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内容绝大部分着眼台湾各层面议题,两千字的演说没有提到“中国”两个字,台湾民进党在台湾全面执政,这样的局面为两岸关系带来何种挑战?下面我们请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台湾对外关系协会秘书长黄奎博做分析。
您如何看中国国台办对蔡英文就职演说的回应?
黄奎博:“未完成的答卷”的说法是站在北京立场上要求台湾。必须讲的是,不管在台湾大家的政治立场如何,大多数人会觉得两岸关系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一面给另一面的考试。从北京角度看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顾及到台湾人民的感受的话,或许应该用另外一些比较缓和的措辞。
另外,蔡英文就职演说的内容确实与她今年一月胜选之后一直到“5-20”就职之前对两岸的描绘,做了一小步的妥协。这一小步的妥协,主要表现在:她说会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虽然说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修改与否,要从法律的层面来看未来她怎样处理两岸关系;北京更关切的是政治层面上认定“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我想在法律方面北京应该相对放心,蔡英文在目前可预见的未来大概不会出什么变化“球”;但是在政治方面是不是可以慢慢走向“一中”为核心的“九二共识”,还有待于观察。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蔡英文在两岸关系方面做了一小步的妥协。其实蔡英文只用了十分之一不到的篇幅来讲两岸关系,没有使用“中国”两字,而是使用比较中性的“对岸”来称北京当局。如何看蔡英文演说的这种安排?
黄奎博:她的这种安排照顾到了台湾大部分支持她的选民,以及比较中间和所谓“浅蓝”的选民。换言之,她对政治光谱的两个极端,并没有给予满意的回应,而尽量想走中间路线;像陈水扁刚刚在2000年上任时也是一样,他也提到未来的一个中国、台湾的主体性和台湾人民的主权等等。所以我认为这是蔡英文和民进党政府刚刚上任求稳、求好所衍生出来的用词和对两岸现状描绘的一种方式;但是民进党也明显地表现出,希望在两岸相争而引发的外交事件上不会有任何不利的发展。民进党刚刚上任有许多工作要做,两岸和外交正好是民进党无法有太大影响力的领域;所以民进党现在求稳、求好的政策方向正是蔡英文两岸政策的方向。
主持人:“一中”是中国向来强调的原则,而恰恰是在台湾民意支持度最低的一个选项,背负台湾民意的蔡英文上任以后,其政策将会和马英九有很大区别;同时蔡英文也强调不会否认1992年会谈之后两岸之间取得的成果,表示愿意继续与对岸沟通。北京是否感受的到蔡英文的善意?
黄奎博:我想北京知道蔡英文刚刚做了一小步妥协,但是北京目前一定会以更多的压力,要求民进党政府尽快回到过去八年来两岸政治对话的基础—所谓“九二共识”或“一中”原则。北京的压力会源源不绝而来,或许一直到测试到民进党的底线之后,知道到哪一步为止。第二点,压力或许会继续到民进党政府确信这个压力会有第三方的影响力,使得民进党可以跟北京大声说不的时候。到那时也许北京才会改弦易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台湾学者谈蔡英文上任后的两岸与国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