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工荒、员工跳楼潮、工人待遇抗议等人力管理压力下,富士康一直渴望使用机器人取代人力。现在,他们走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据《南华早报》报道,江苏昆山市政府宣传部称富士康在生产线上投入机器人技术,令富士康昆山工厂的员工人数从 11 万减少到 5 万。同时还有 600 家昆山市制造业公司会效仿富士康,加快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的投入。
(图自:pchome)
早在 2012 年郭台铭在出席台北动物园富士康年会时就表示,富士康拥有超过 100 万员工,人类也是动物,如何管理这 100 万动物让他很是头疼。
当时的富士康正因为连续的员工跳楼事件成为舆论中心,尽管富士康事后有多次的解释和道歉,但郭台铭的这番话显然在最致命的时刻加固了富士康“血汗工厂”的印象。而郭台铭对减少人力依赖的渴求也可见一斑。
富士康用机器人取代人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 2010 年至 2015 年,富士康对昆山厂区车间进行自动化改造投入达到 3 亿元,超过 2000 台自主研发机械手臂投入使用。2015 年 7 月,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接受采访称,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已有 5 万台可操作的工业机器人。
(图自:gizmodo)
据昆山市政府的数据,这是富士康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昆山工厂的员工人数减幅达到 54%。现阶段投入的生产机器人主要用于取代工作危险度最高、工作量最大、工作性质最机械的人力岗位,比如焊接、镭射切割等。
对于昆山市政府和富士康来说,机器人取代人力都是省心快事,但工人们并不这样想。
在昆山市 250 多万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员就有 167 万,占总人口三分之二。这 167 万外来务工人员同时面临着被机器人夺走工作的危机。而受制于受教育水平,失去维持生计的工作之后,他们的出路并不多。
(图自:handelsblatt)
和制造业的工人处于同样困境的,还有客服、保安、会计师等被普遍认为可被替代的岗位,而就连一些被认为是难以取代的创造性工作也变得不太安稳。
美国在线法务网站 LegalZoom 已经能实现全程处理离婚、遗嘱、商标申请等简单的法律事务。而美联社使用的机器人记者用普通记者无法企及的速度完成消息写作,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新闻时效性。连麻醉师也有失业风险,强生的麻醉机器人 Sedasys 也已经在去年开始全美销售。
和人类“抢饭碗”的人工智能只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科技带来的劳动解放让人欢呼雀跃,但问题是,解放之后我们能干什么?毕竟比起科技进步带来的喜悦,失业工人大军不断壮大的社会忧患才是迫在眉睫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富士康正在公司内部用机器人“消灭”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