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好事竟会被无端揣测和质疑。
前不久,一名地方的普通公务员林继排先后为三所高校的30多名师生颁发了超5万元的“奖德金”。这笔钱来自他以个人名义设立的道德基金,“奖德金”总额超过百万。
然而,即便是老林多次强调“我的钱来路正,不怕查”,亦有受捐的大学表示早已确认了资金的来源合法,“普通公务员”和“百万慈善基金的出资者”的双重身份,仍让其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百万资金从何而来?高调奖励是否在沽名钓誉?”等质问还在持续发酵。
诚然,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情况,对事件的源流进行考索和质疑,既有利于激浊扬清,呈现出事情的完整面貌,也反映了公众的反思态度,以及对话语权和知情权的捍卫。但是在事实已经较为明朗的时候,仍旧偏执一端、不依不饶,往热心人头上浇冷水,就有些过头了。
具体到“有钱人做好事”“公务员做慈善”,许多人只是盲目贴标签,要么直接与“仇富”“仇官”勾连起来,要么把主人公的善举说成是本就应该履行的义务,借机进行情绪发泄和道德批判。而这种负能量又特别容易传染,累积起来所带来的伤害自然不容小觑。
虽说树正不怕影子斜,但经此之后,多少人还会心甘情愿地一边做好事,一边体会无尽的质疑甚至谩骂?当行善举之人的眼泪流下,社会是否也多了一道伤口?
德行该不该赢得掌声,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常识告诉我们,给好人善举以喝彩,不仅是对其本人的夸赞与肯定,更是对围观者的启发和引导,是孤立和批判“坏人”的武器。
正如老林热切地给道德模范师生以奖励,我们不应吝惜对好人好事的掌声,应积极为正能量喝彩叫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党报刊文评公务员做慈善被质疑资金来源:别吝惜对好人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