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陈女士收到号码为4002361998发来的短信,短信称:“高考报考及考后分数查询t.cn/RGeaJ88,请您及时激活查看【服务通】”。由于短信中明确写着自己与女儿的名字,加上落款是“服务通”,陈女士便点击了短信中的“查询链接”,并按提示下载了一款软件。此后,陈女士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分三笔被转出了4992元。
随着高考成绩发榜,又进入高考诈骗的高发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来的大量考生及家长的信息,进行以谋取钱财等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6月27日,2016上海信息安全技能竞赛组委会发布的高考诈骗黑色产业链调查报告指出,目前高考诈骗常见手法主要有网络及短信诈骗、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谎称内部指标形式、“培训机构”假扮高校误导学生、以“定向招生”和“委培”之名、打着本科“补录”的旗号行骗、以军校地方招生为名义诈骗和伪造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等八种类型,广大考生及家长应注意防范。
冒充高招人员行骗最常见
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学生和家长们关注高考成绩以外,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还有一群人更为关注整个考试的结果,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利用非法获取来的大量考生及家长的信息,进行以谋取钱财等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其中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打着本科“补录”的旗号行骗、以军校地方招生为名义诈骗等手法最为多发和常见。
比如此前媒体报道,7名学生家长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报案称,他们被一名叫任某某的人骗了,任某某以安排学生上学为由,先后骗走他们给的“活动经费”49.5万元。这些家长说,任某某从8月开始就替他们“活动”,但是至今各学校早已开学,他们的孩子还上不成学,多次催促,任某某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诿,甚至玩失踪。接警后,民警经过连续5天的摸排走访,于11月4日在回民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任某某。审讯中,任某某对诈骗事实供认不讳。
去年5月29日,湘潭市民周某某到雨湖公安分局城正街报案,陈某以许诺帮其女儿办理“国防生补录”为名,诈骗其大量财物。接报警后,该所民警于6月1日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控制,初步查明了陈某伪装高干子弟,以谎称能办理“国防生补录”为名,伙同他人诈骗周某财物的犯罪事实。陈某采取伪造部队公文、伙同他人假冒部队考察、微信(电话)一人分饰几个角色等方式逐步取得受害人信任,继而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并为受害人追回被骗赃款36万余元。
网上查询官方招生信息很重要
针对上述冒充高招人员行骗的几种典型方式,对高考黑色产业链有深入研究的上海信息安全专家杨蔚表示,由于考生信息的泄露,通常不法分子会自称高校招生人员,拨打考生或者是家长的电话,取得初步信任之后可能还会携带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及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又假意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或者打着“自主招生”的旗号,称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导致许多家长信以为真,结果被骗。通常,这种骗局发生的时间都是在高考成绩发布前后,考生和家长这段期间如接到声称是某某高校的招生人员电话或查询短信时,请注意网上查询该高校的招生电话(一般高校网站上都会给出该信息),查询高考相关信息应到当地考试服务中心等正规网站查询,切勿点击短信链接下载不明软件,避免那些木马和病毒偷偷地在后台获取你的敏感信息,造成财产损失。还有需要明确的是,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或“随意招生”。高考招生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在防范军校招生骗局时,应该多一个心眼: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有关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详细信息,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等查询。
落榜生要警惕培训机构骗局
除了假冒招生人员行骗外,利用落榜生信息以各种培训名义骗取钱财也是高考诈骗黑色产业链上的“大毒瘤”。调查报告披露,培训类的高考诈骗主要有“培训机构”假扮高校误导学生、以“定向招生”和“委培”之名行骗等类型手法,且欺骗性很强。
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例,考生宋某高考成绩不理想。8月的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所正规公办大学在招生,招生简章上承诺,凡在本校区上课,毕业后发本校毕业证书。宋某立即给学校打电话,接电话的人动员其尽快报名,称200人的录取名额快满了。
到校后,宋某发现所发教材和任课老师与同校有所不同。经进一步了解,宋某发现自己上的是由该院校教师办的一个自学考试培训班,毕业后发该校的自考文凭。宋某打算退学,但遭到拒绝。后经法院主持调解,该培训班才同意退还宋某部分学费。
对此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怀宾认为,近年来,一些社会办学机构打着与名牌大学合作办学的幌子,实质上却是一些培训结构,他们甚至在招生时故意混淆办学主体,直接说是名牌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会与统招生一样上课,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以此误导学生入学,有的甚至还打出“包过”、“包就业”、“全日制”等名号,使学生和家长容易相信。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自2007年秋季起,部属高校不得再举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各地也根据不同情况出台了相关规定。家长们在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通过合适的途径查询信息的真假,切勿相信“天下掉馅饼”这种事情。
收到录取通知书最好先查验真伪
当下社会,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而由于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招生培训部门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导致考生信息泄露,甚至私下买卖考生信息牟利,也让高考诈骗的手法和手段越来越新颖难辨,伪造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就很具有代表性。
2014年10月9日,河南就发生过一起因伪造录取通知书而带来的群体性事件,河南农业大学门口聚集了近千名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门口打出了“农大联合诈骗”、“还我学上”等标语。据了解,这些学生在高考结束后接到了自称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办的电话告知被录取,他们来到农大的校园内每个学生缴纳了六千到两万元不等的“学费”,而且还领到了和正式外观一样的虚假录取通知书。但是他们后来才知道,录取他们的并不是河南农业大学,而是一个打着农大旗号招生的教育集团。
信息安全专家杨蔚分析指出,不法分子在获取考生电话、家庭住址、报考学校等敏感信息后,往往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并通过电话联系考生,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内。因此从安全角度出发,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尽量不要急于汇款,而应对通知书的真伪进行识别。可先登录省(市)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确定与通知书一致后再汇款。另外,如果录取通知书上的录取院校和自己填报志愿时的院校不一致,即可判定为骗局。
信息泄露源头在于安全机制不健全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大量的考生与家长的信息泄露的源头在哪里?王怀宾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和教育机构以及培训机构的安全机制不健全,数据保护意识薄弱,数据管理模式落后,或存在一些缺陷,被黑客攻击并获得了大批考生的信息;其次是惩罚体制不健全,黑市上有市场,有些管理人员利益熏心,经不住诱惑,甚至内部员工把这些信息出卖给了黑市。从技术角度讲,承载高考志愿、学生与家长等敏感信息的业务系统需要提升自身平台安全性,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已成当务之急。专家同时建议公安机关应联合教育部门对高校进行走访,邀请高考学生及家长,向他们讲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程序,提高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公安机关还应把握高考的特殊时间,适时发出预警,预防案件的发生,同时对邻近地区类似的案件进行研判,及时串并案件,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8类高考诈骗手法公开,上正规网站查询招生信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