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青报刊文批高校校舍出租:名不正言不顺,影响的不仅是形象

每到暑期,有不少培训机构、企业瞄准学校的暑期“空窗期”,在学校租赁教室、宿舍开展学员暑期培训、新员工入职培养等活动。近日,有学校学生反映,学校被培训机构学员“占领”,学校秩序混乱,并对学校在暑期出租校舍表示不解。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学校暑期外租校舍生意火爆,更有中介积极招揽生意,不同层次间学校价格相差较大。(《北京青年报》8月1日)

中青报刊文批高校校舍出租:名不正言不顺,影响的不仅是形象



国内一些大学在暑假期间将教室校舍出租,赚取一定额度的租金,从性质上说属于市场租赁行为,与商业经营无异,公众对此褒贬不一。公办大学出租校舍让人感觉不舒服,因为公办大学属于国有资产,也是公益性的团体或机构,本不该与商家逐利沾边。大学利用暑期出租校舍赚钱,散发出浓浓的“铜臭味”,这与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匹配。大学一有空子就去“赚钱”,拿着公有校舍谋利,是公众心中对大学的评价和定位吗?

多年来在国内大学领域存在的教室、宿舍等公共资源出租现象,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或法律规定。唯一可查的是一些大学的“校规”,譬如:在华北电力大学就此制定了《房屋土地出租出借管理暂行办法》,对学校学生公寓、教室明确了如何“出租”和租金收缴的规定。但再完善严谨的“校规”也不是政策和法律,高校“土政策”的背后是国家监管的空白,以及事实上大学校舍出租的“灰色地带”。

在这一出租校舍的“灰色地带”事实之下,大学暑期出租校舍赚钱,打的就是法律无规定的“擦边球”,滋生出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不容小觑。公司企业租借教室、宿舍,直接影响暑假未离校的学生正常生活和休息,这在全国各地高校学生中已有普遍反映;外人出入频繁,增加保安工作量,产生安全漏洞,暑期校园偷窃问题时有发生。记者报道中就提及某些外来人员解锁公共自行车“己用”,就是问题表现。租金“腐败”,账目混乱,进而腐蚀高校工作人员,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校暑期出租校舍的负面问题,有目共睹,在着力防范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应该从根本上着手解决“灰色地带”的问题。或者由国家职能部门出台政策或法律性规定,禁止公办大学出租校舍等国有资产;或者出台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明确规定高校可以将有关国有资产对外出租,赋予高校出租的权利和责任。这至少可以解决出租校舍的“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以及未来实现约束和规范类似的出租行为。

无论出于平抚公众对于大学出租校舍行为的“不理解”,还是为了规范国有资产和公有校舍的使用,有关方面都应该尽快对“暑期出租校舍”有明确的“说法”。总之,“灰色地带”会滋生更多的问题,长期放纵这一行为,令其处于“无人管”地带,影响的可不仅是高校形象。

ん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青报刊文批高校校舍出租:名不正言不顺,影响的不仅是形象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