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脱欧公投背景下上台的新首相特蕾莎·梅,上任伊始就作出暂缓中法在英投资的核电项目的决定。不过,梅女士随后不久就致信中国领导人,表示“期待加强与中方在经贸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为什么英国新首相在对华政策上如此反复无常呢?从疑虑北京再到期待中英合作,这个过程中特蕾莎·梅到底经历了什么?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17日报道,梅(Theresa May)在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一封信中表示,她期待出席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英方支持中方成功举办峰会,期待加强与中方在经贸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
当时正在访华的英国外交部政务次官沙马(Alok Sharma)形容两国关系“强大且不断发展壮大”。特蕾莎·梅在信中表示“期待加强与中方在经贸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信函是由英国外交部政务次官沙马递交的。一名唐宁街消息人士证实信函已交付,但称这封私人信件内容不会公布。不过这名消息人士表示,“致函目的是让中国安心,英方致力于发展英中关系。”
中英核电项目事件发展至此,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特蕾莎·梅不应是一个反华派。暂停核项目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在中国心目中的地位,并借该项目的暂停事件与中国进行更多沟通,从而获得更多好处。
习近平2015年访英被认为是中英黄金时代的开启(图源:Reuters/VCG)
中国海外项目因对方政府的反复态度而受阻的情况并不少见。类似情形包括斯里兰卡的港口、希腊的港口等,都是如此。而这不过是民主国家领导人更替后玩得小花招。事实上,对中国来说,这种小花招并不可怕——北京不怕别国有所求,怕就怕无所求,因为只要有所求,经济合作对中国而言就没有坏处。
举个例子,就像希腊要卖更多港口股份给中国,中国照单全收;斯里兰卡要中国增加投资扩大港口面积,中国照办。而这些都是中方求之不得,当然来者不拒。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唐宁街端正好态度,加强中英经贸往来是符合两国利益的好事,北京没有理由会拒绝。
特蕾莎·梅之所以在中英合作项目上折腾这么一番,无非是担心中国领导人会因为前任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南海问题上的“见风使舵”(英国在G7峰会上连同美日发表所谓的南海声明),而在G20上冷落她,于是才想出这么一个引起中方注意的小把戏。
根据计划,中英法合作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将会在9月做出决定,这个时间点恰恰就在G20峰会之后。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不过是特蕾莎·梅希望从中国这里多捞一些好处而已。不过,从中方对于此次英国叫停合作项目的严厉回应来看,北京似乎不打算有求必应,而是认为可以有限的加强合作,但不会无限的满足对方要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英首相突然改变对华立场 遭北京识破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