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间艺人制作的G20领导人“捏塑”。
中国为何如此重视G20峰会?
按照中国外交部的官方提法,杭州G20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
更进一步,从“习大大”在9月3号下午的“预热活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上的长篇脱稿演讲可观端倪。
长达50分钟的演讲,全程脱稿,这在中国领导人以往的公开正式活动中非常罕见。
和罕见的演讲形式同样耐人琢磨的是演讲内容。
开张名义,习近平称,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全球治理
回望历史,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1999年于德国柏林成立的G20峰会是一个由各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参加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立之初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
习近平在演讲中用京杭大运河描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图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2008年,又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峰会正式设立了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升为讨论全球治理的顶级舞台。
8年时间里,受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采取收缩政策,从一些传统国际事务领域中退出。中国则壮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习近平所指的“新起点”,再一次传递出清晰的信号——中国对于自身的定位已经改变。
定位变了,行动自然也要随之调整。对此习阐述说,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倡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说到这里时,他特意补充,“我们金立群行长已经坐在(会场)这里了。”
“四个不”
习近平用“四个不”进一步阐述中国倡导的新机制——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习近平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图为杭州西湖的断桥景区游客拍照。这边风景独好?
这似乎是在回应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投资的猜疑——此次峰会前,英国新任内阁暂停了中国投巨资参与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欧洲和美国对于中国钢铁业的抗议和反倾销调查此起彼伏;“一带一路”的投资项目则被指责有输出落后淘汰产能的嫌疑。
但习近平说,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对杭州峰会抱有很高期待……我提出要对世界经济把准脉、开好方”。
药方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习近平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药方二——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
药方三——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
如同中国颇具争议的国际地位一样,习近平为世界经济和全球秩序开出的“药方”能够得到普遍认可同样有待观察。或许这就是接下来在杭州峰会正式议程中需要寻找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工业化国家主导的G7,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学界力捧的G2,再到本次特色鲜明的G20,中国正在力图按照自己的需求组装一个不同以往的国际舞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G20习近平的脱稿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