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船在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作黄岩岛)附近逼近菲律宾渔船(2015年9月23日)
东南亚国家多年来一直在争取为航运、渔业和开发南中国海石油资源达成行为准则。建立行为准则的想法是为了避免在南中国海这片有争议,同时有可能有利可图的海域发生冲突。
但是一些地区问题专家说,建立这样的行为准则恐怕无济于事。
新加坡的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的海洋学学者高瑞连(Collin Koh Swee Lean)说,这是因为大多数在重叠海域声索主权的国家认为,自己在主权海域的军事扩充是正当的。
高瑞连说,这种军事化近年来变得更加模糊不清。从海盗到渔民,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牵涉进有关南中国海水域和岛屿归属问题的国与国冲突中。
他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贡国际研究中心本周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说:“你会发现,精确界定什么是军事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到底这是一艘民用渔船呢,还是军事巡逻艇?
高瑞连说,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和越南都在南中国海海域保有简易机场,货运飞机和侦察机。除了越南,所有的国家都在该海域保有战斗机。中国是唯一在那里保有轰炸机的国家。
他说,各国政府传统上以部署军队或军备来提升军力。可是现在他们正在模糊这些界限,他们在其他方面投资,比如投资海岸巡逻队。
高瑞连说,由于声索国在南中国海较劲,几乎所有的事物都能被军事化。在整个南中国海海域,各国为他们的渔民修建住房和利于渔船加油的码头。这两样建筑物都可以用于军事。直升机停机坪也许本意是为了搜救行动,但它们也可以用于发射武器。
高瑞连说,其他模糊界限的迹象是渔船被漆成海军巡逻艇的模样,这引起人们的怀疑。他说,如果渔民被卷入海洋民族主义浪潮,去充当警卫的角色又会怎样呢?
一些较小的声索国希望,如果亚洲邻国之间爆发冲突,美国能够出面限制中国的扩张范围。但是达特茅斯学院历史学家爱德华·米勒说,这恐怕很困难,考虑到最近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的不是传统的军事投射,而是海岸警卫队和渔船队。
米勒说:“他们把冲突放入一个美国无法直接参与的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混淆了军事与民用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