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您一同关注生活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啤酒中嘌呤高可导致痛风……对这些说法你是否深信不疑?
1月17日,在国家网信办、国家食药监总局、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中国酒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上,权威专家击破啤酒三大谣言,引导公众走出啤酒认知误区。
谣言一
“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啤酒肚”来说明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那么“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吗?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表示,“啤酒肚”原本是一个比喻性名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代”,是用以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然而,现在经常被一些人误解成肥胖的肚子是由于喝啤酒引起的。究其本质而言,肥胖的肚子主要成分是脂肪,是长期能量摄入过量而又没有及时消耗掉导致的结果。即使从来不喝啤酒的女性,如果长期能量摄入过量,也会出现啤酒肚。
张五九称,就啤酒本身而言,其能量并不高。这是因为啤酒的水分含量超过90%。啤酒是谷物原料发酵而成,谷物在发酵过程中释放热量,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说,啤酒内容物的能量低于制成它的谷物原料。啤酒所含热量主要来自啤酒中的酒精及糖类成分,如按3.5%酒精、5%浸出物的一升啤酒计算,可产生450至460大卡的热量。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消耗2000至2500大卡热量,那么一升啤酒能供给人体一天所需要热量的1/4至1/6,这些热量相当于0.25公斤面包或0.8升牛奶。
谣言二
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
时下,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帖文声称,“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生产的啤酒就是化学啤酒”。 张五九指出,这种说法属无稽之谈。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主要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来源于酒花中的苦味酸,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
张五九表示,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毒的气体,是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可以变成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一种超临界流体,这种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的高溶解性,也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扩散性。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地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这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与化学制剂无关。
谣言三
啤酒中嘌呤高可导致痛风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喝啤酒可导致痛风”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于智敏表示,
痛风与啤酒的关系要分成两个问题来看:一是喝啤酒能不能导致痛风?二是痛风病人能不能喝啤酒?二者不能一概而论。痛风是人体内寒热交叉、汗多凝聚导致的疼痛,导致痛风病的原因非常多,与啤酒没有直接关联。痛风患者是嘌呤代谢失常,必须禁用或慎用啤酒。那些嘌呤代谢失常的人,处在痛风病发作前期,过量饮用啤酒导致人体酒精代谢失常会诱发痛风。
“食物含有的嘌呤分为高中低三类。”张五九表示,第一类为低嘌呤食物,每1公斤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毫克,可以照常食用;第二类为中等嘌呤食物,每1公斤食物嘌呤含量为250至1500毫克,应当限制食用;第三类为高嘌呤食物,每1公斤食物嘌呤含量高于1500毫克,应避免食用。科学研究证明,国内常见的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38至151mg/L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74.9mg/L。按照上述三类食物嘌呤含量标准,啤酒属于低嘌呤食物,从医学角度来看,属于无限制食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男性一天喝一大瓶啤酒,嘌呤摄入量只相当于33克鲜肉,女性喝一小瓶啤酒,嘌呤摄入量也只相当于吃了20克鲜肉,这个摄入量并不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传播室主任刘爱玲表示,医学研究表明,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对于痛风病人,需要适当限制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含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啤酒中嘌呤高可导致痛风?权威专家击破啤酒三大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