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里的规矩
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
佛门里有很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话说:“规矩能成方圆”。那就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那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
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哪一宗派,共同约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
(一)规矩的基本要素
哪些是规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第二,庄严的(身)。第三,谨慎的(口)。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净,它可以摄心一处,自然而然可以循规蹈矩,使佛门更能令众生崇敬与归向。
第一, 恭敬的——就是说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对三宝——佛、法、僧——的无上崇敬与仰慕,也就是说在佛门的一切一切不能离开恭敬心,舍开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门的规矩,就是以恭敬心为起码的条件,在在处处都对三宝五体投地的礼拜、歌颂、忆念与追随。
第二, 第二,庄严的——佛门内的佛像、寺院、经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庄严的,庄严着无上的菩提。这一切都时刻在无语的开示着我们,只是我们没有用庄严心态去观察、去觉得,往往忽略了庄严给予人们的启示。在佛门里,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如何能体会庄严的道场?您更不用庄严道场的心,您又如何能庄严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离庄严的,舍离了庄严,那与污秽的世俗又有何两样呢?
第三,谨慎的——指对言语和行为而说,这道出身教与言教的无形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时常将恭敬与庄严的心,处处表现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乱,时时为凡夫俗子的表率,经常由身教中去启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别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门中的规矩,有了这个因素在,自然使它产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
1、 佛像——凡佛弟子见佛像必须恭敬、礼拜、供养、护持,虽然是木雕、纸印、泥塑,应观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论佛像在任何地方都应如是,不可分别像之好坏、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观,福不唐捐。凡“买”或“要”佛像时,一律要说“请”,不能说“买”或“要”,附带说明:佛经、佛具、香花,如用钱买,或向他人要,也应一律说“请”,此是恭敬心。
2、 有的佛像是纸印的,日久欠净,或有破损,实不能再供,应于佛像前言明另请新像再供,此旧纸佛像可恭敬焚化,切不可任意撕毁弃置,如是所做,即如出佛身血,罪堕无间;另木刻泥塑之像,如有损毁失修,佛弟子应护持圣像,发心修补,金漆剥落,当发心再贴金刷漆;因众生礼佛,即能成佛故,可知佛像可度众生,常令相好光明,令众生起欢喜赞叹心。尚有金银、玛瑙、玉、翡翠等制佛菩萨圣像,不可毁坏,改做其他装饰物品,如是所作,则获重罪。有人制香,香上有观世音菩萨纹形,焚香时显现菩萨形状,香熄之后,圣相塌毁;又有人以蜡烛做成观世音菩萨形状,上有灯蕊,以火燃化,烛燃相毁;以上两则,殊大不敬,商买之人,被财货所迷,不知所造无边重业。又有用佛像作为商标者,众生不察,难免任意丢弃,实非所宜,皆不知佛陀伟大,众生滥用胡为,皆失谦恭,罪报难逃。
若画佛像,要用好笔、好墨、好纸。若绣佛像,要用好针、好线、好布。若印佛像,要用光泽好纸、形色清晰、印刷精美。若雕佛像,以金、银、铜、玉、翡翠及诸般宝石,或檀香、沉香等上木、瓷釉上料,印刷雕塑诸佛菩萨圣像,应沐浴斋戒,燃香谨制,摄心一处,不令分心,感应道交,可获不可思议功德。
配身小佛像之挂链及配汽车之挂像,有欠恭谨,然作方便,未尝不可。若存恭敬,尚可获福,如有亵渎,仍自获罪。所以配身小佛像不可当做装饰品,那根本不是佛教徒所应有的态度,而应有虔诚祈求加被护身一切吉祥想。
还有一种卡片印的佛菩萨圣像,可以带在上衣口袋。这种卡式小佛像,是为了个人在旅行、在作客、在单宿舍时,做功课取出供养礼拜,乃便所需。有人也兼用为护身平安之用,原无不可,但也以存恭敬心,难遭遇想。此种小佛像,只宜放上衣口袋,如放裤子口袋,即为不敬,利而未获,过咎先至。
再有,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将佛像当做艺术品做摆设陈列欣赏,或与其他物品杂陈并列,皆非正因。如能劝化他人勿做艺术品欣赏,而应恭敬、礼拜、供养,则为利他觉他的菩萨行了。佛教徒见到佛像,无论大小及任何形式,必须要恭敬、礼拜、供养,福德无量。
此外,有见到每一佛者,皆应恭敬,如[地藏经]中有“称佛名号品”,又如[千佛名经]及[万佛名宝忏]中所载名号皆由世尊金口宣说。一一佛名皆常恭敬、礼拜、供养,功不唐捐。
最后要知道的是迎请佛像时,无论是铜的、木的、瓷的、纸的,一概以难遭遇想,恭敬捧迎,不可轻率从事,佛像用双手捧于胸前,切记不可反复在腿上,不可像包东西一样,用手一提。请纸像最易犯过失,把佛像拿着垂向膝下,或夹在腋下,如是种种不敬之过,看来没有什么,其实不知不觉中已获罪过。凡诸佛像,那必须视同报身、化身佛一样的尊敬,此种功德又岂是凡夫俗子的我们所可揣摩到的呢?
简言之,心敬,身净,存善心,就够了,这是根本。详说就多了。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礼佛礼仪须知(集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