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了凡四训》讲记52

  较之与人为善。
  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在佛门称为同事摄。跟他相处在一起,以身教去影响他,像舜王在那一群打渔人中一样。
  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
  佛教化众生用四个原则摄受众生(摄受就是感化诱导),称为四摄法。第一、布施。布施是与他结缘、与他有恩,彼此先结个善缘,说话、办事他才能相信,而喜欢参与。第二、爱语。爱语若是完全说他喜欢听的话,那就错了,爱语一定要善巧方便。前面中峰禅师就说过,真正爱人,打他、骂他也是善。但是在责备他的时候,要顾及他是否能承受;不能承受,过分的责备是得不到效果的。凡是责备人最好不要有第三者在场,人都顾全面子,面子下不去,他会起反感。这些都是善巧方便。第三、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必定于他有真正的利益。第四、同事。与他共同来做一桩事,以身教去感化。
  佛接引一切众生,不外这四个原则,也可以说是手段。劝人为善是言教,与人为善是身教,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是失人;这个人是可教之材,你不去教导他,这是失人。不是这个材料,偏偏去教导他,他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这叫失言。迎宾待客,与人相处,要用智慧去观察,使我们在一生当中不失人不失言。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讲得很好,可以接受的应当给他说法,不能接受的就合掌令欢喜。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人一生当中往往会遭遇到不幸的事,尤其是在战乱,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谁都不能保证明天生活怎么样。所以我在十岁开始,家里就训练我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以防万一不幸散失妻离子散时,还可以生活下去。还有,自己一个人在山林中要有求生的本能。
  现在是太平盛世,尤其是现代的儿童,受父母的溺爱。世界会不会永远像这样安定和平下去?如果深入研究世界情势,前途实在并不乐观!这种患难颠沛,如果在中年或者晚年遇到,就非常不幸。当如痌瘝之在身,如果我们见到遇难的人,就像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所谓是切肤之痛,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这就是无畏布施。他有苦难、有恐怖时,速为解救
  或者是或以一言伸其屈抑就是受压迫;是冤枉。这是他的苦难,帮助他伸冤,帮助他平反。
  或以多方济其颠连颠连就是连续的颠沛流离。如果灾难很大,自己的力量不够,我们发起以大众的力量来救灾,来救援。崔子说: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这是仁者,是真正慈悲长者之言。恩惠不在大,要救急;救急不救贫。贫困的人要帮助他有谋生能力,应当要帮助他独立,这是最大的恩惠。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
  是乡村;是城镇。小则为一乡谋幸福,大则为一县、一市谋幸福,就是现代所讲的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应该要做,每一个老百姓有力量的都应该要做造福乡里。
  凡有利益,最宜兴建,只要利益一个地方的,都应该努力去做。诸位要有个观念大家有福,自己才有福;若大家没福,只一个人有福,灾难也免不了。中国俗话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福分给大家享,这个社会就安定,天下太平,这是真正的福报。真正有福报是要与大众共享,这是大智慧、大福德之相。今日兴建大利,无过于尽心尽力提倡推行《了凡四训》与大乘佛法的教育。
  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中国过去以农立国,水利灌溉是最重要的工程建设。或筑堤防患,低洼的地方,筑堤防范水灾。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不为自己,是为公众、为地方造福,纵然有一些挫折,也不能障碍自己的善行不为一切阻碍所挫折,善事才能真正圆满。初做事时不免有反对的意见,做成功之后大家才深受利益,才知道好处,才感激!所以眼光要远大,有智慧、有爱心、有毅力,善事才能成就。善的标准是利他利益众生是善;自利就是不善,中峰禅师所说的善恶标准在此。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这就是修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释门就是佛教,佛陀教导人修行的方法很多,所以叫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所谓法门无量是方法,是门径;修行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佛陀为了教学方便,将它归纳成六大类,就是六度”–大乘常讲六度万行。这六大类再要归纳,实在讲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大类。六度都不出布施的范围;像持戒、忍辱可以归在无畏布施中;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三种布施把佛法的修行都包括了,行门再多都不出布施的范围。佛在《金刚经》中,教人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行原则。
  所以布施是修福,菩萨修的菩萨真正在修福,六度都是修福。福里面包括智慧慧也是福。所以法布施得的是聪明、智慧,也属于福;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当然是福;财布施得的是财富。中国人说五福:第一是福寿,有福有寿。第二是富贵,大富大贵。第三是康宁,健康快乐。第四是好德,其中就包括智慧了。第五是考终,就是好死,好死决定好生。念佛往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是真的。世间法里一生得到圆满自在依照这本书去做,决定不错;出世间法里,依《无量寿经》就足够了。真正依照这两本书去修行,世出世间你就得大自在。所以这里劝我们修福,以布施为先。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
  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愈舍愈自在。达者,是真正明白通达的人,像那些菩萨们有真正智慧。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诸位同修想一想,这些怎么能舍得掉?所谓,不是在事上舍,事上的肉身怎么舍得掉?肉身不要了也不能解决问题。看到这一句,我要学菩萨道–‘内舍六根’–是从心意上舍,就是内舍分别、执着;外不为尘境诱惑。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内舍六根,不取于相是外舍六尘;内外俱舍,则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了凡四训》讲记52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