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泰北清迈的素贴山顶,朝西北方向望去,是一坡又一坡连绵的绿色密林,这些密林里藏着许多故事,在盛开着的美丽罂粟花丛里,有”毒王坤沙”的海洛英大本营有国民党遗部村、有与世隔绝山区少数民族,还有一支”长颈族”至今还在流传着期待变凤凰的故事……
听清迈朋友说,在西北泰缅边界的山区有一个长颈族和长耳族村落,藏在深山无人识。我们决定乘搭30分钟内陆班机,到离清迈260公里的的泰北湄宏顺府(Mae Hong Son)探访这充满传奇色彩的部族。
薄雾笼罩的小城
”湄宏顺”在泰语里的意思是指”薄雾笼罩的小城”,或者直称她为”雾之城”吧,这个海拔3000公尺的山区小镇,夜里空气清新,冰凉如水,宁静如诗,因此也有人将她译名为”夜风颂”更恰当。
湄宏顺府是在1965年,与清迈连接的公路完工后才与外面的世界有了连系,在这之前似乎只有一条河水接通两地。我们乘坐的小面包
车转出机场不久,过了全府唯一的交通灯后朝山路约40分钟,汽车涉水走过12条小溪,便抵达深入泰北高山部落喀伦族居住的村落。
喀伦族原本是一支缅甸山区少数民族,向来居住在深山密林里,以耕种自给自足,而且族里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习俗。
对于长颈族来说,维持长脖子来吸引游客,却是他们求生存的唯一途径,因此这座部落的居民,十多年来,已经从廿、卅多人,繁衍到一○七人了。
笔者想先引述一篇美联社记者Thaksina Khaikaew来自泰国清迈的报导,这篇报导的主题,就是泰国黑道如何控制‘长颈族’少数民族,并赚取钜额观光财的真实故事。
在泰国北部、于前国民党部队盘据的美斯乐附近,有一群十几年前,从缅甸逃难到距离缅甸边境不远处落户的‘帕督安(Padaung)’人,这支少数民族是缅甸山地的原住民,他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女性从小就在颈部套入铜制的圆箍,逐渐把脖子拉长,认为如此才美丽,因此这种帕督安人又被称为‘长颈族’。
由于是非法移民,因此泰国政府不承认长颈族的户口,他们没有护照与国籍,只能蛰居在两国交界一处称为‘坏瀑肯(Huay Puu Kaeng)’的穷乡僻壤,过着没有医疗、水电、公共设施、基本教育的自生自灭生活。不过因为近十年来,慕名造访这里的游客日渐增多,名声甚至远播全球各地,于是脑筋动得快的当地黑道,就动起垄断长颈族部落观光的点子。
观光客眼中的可怜长脖子,却是长颈女士温饱的幸福之源
从清迈的金三角前往长颈族部落,必须搭车一段距离,最后再横渡一条名为‘派(Pai)’的小河,长颈族就住在对岸一簇茅草顶的竹屋里。泰国黑道掌控此地的第一步,就是垄断横渡派河的渡船,任何要造访长颈族部落的游客,不分国籍都必须付钱搭乘渡船,而这样的渡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因此,船老大说船资多少就是多少,完全没有货比三家的机会。
当游客抵达部落之后,人人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与长颈族妇女合影留念,黑道会向照相者收取摄影费,游客拍完照之后,通常都会另付小费给长颈族,这是女族人主要的收入来源,男士则靠制作、推销小纪念品维生,这样的观光活动,让长颈族终于得以获得数百年来所期盼的温饱生活。
掌控长颈族的黑道,为了延续这样的利益,一定要成为‘长颈族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所以黑道大哥就以每位女孩每月补助五百泰铢(约合十三美元)的价钱,要求部落妇女把她们的女儿,从五岁起就在脖子上套入至少重达三公斤的铜箍,然后依照古法逐年增加铜箍数目,以便把脖子拉到可怕的长度,部落中的长颈妇女,也可以按月从大哥所经营的渡船公司那儿,获得约四十美元的津贴,以奖励她们配合发展观光。
长颈族为何会有这样的习俗,如今已不可考,可是用医学的眼光来看,这种拉长颈子的文化,就与古代中国的绑小脚一样,不人道也不健康。可是对于长颈族来说,维持长脖子来吸引游客,却是他们求生存的唯一途径,因此这座部落的居民,十多年来,已经从廿、卅多人,繁衍到一○七人了。
长颈族是缅甸土产的少数民族,族中女人以颈长为美,这些与众不同的长颈女都是克扬族人,是缅甸克伦族的一支。游客大多是从西方国家来的,他们兴高采烈地打量着她们,拍上几张照片,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根本不想了解一下这个少数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
克扬族人在缅甸东部生活了几个世纪。1948年他们遭到若开族人的侵略和压迫,不得不逃往异乡。目前他们虽然住在泰国北部的难民营里,但仍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让女人在脖子上戴上铜项圈就是克扬族的典型习俗。
有些人说克扬族女人这样打扮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像长颈龙,这种龙被克扬族人视为天地万物之父。另一些人则说这种怪异的装扮是为了吓跑在森林里转来转去的饥饿的老虎。还有人说克扬族男人是故意把他们妻子的脖子弄长的,为的是不让她们被敌对部族掳走。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装束是男权主义思想遗留下来的,因为男人只消取下一只铜圈,就可以立刻轻而易举地杀死他的妻子。不过多数人都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如今克扬族人生活在母系社会中,没有人再去探究这种习俗的由来,因为人们已主要把这看成是美丽与财富的象征。也正是为了这个原因,克扬族人继续在小女孩年满5岁时开始为她们戴上铜项圈。
这个过程并不复杂。女孩接受了几个小时的推拿按摩之后,就有精通此道的人在她脖子上缠上铜圈,铜线截面直径可达1.5厘米。
这个仪式完成后,女孩的家人要请全村人一起来热闹庆祝一番。此后的几个月里,女孩要一直戴着那些铜圈,静待脖子发生变化。
等脖子适应了这些铜圈后,就要把它们换成更紧的铜项圈,而且要多加上几只。克扬族女人最多可以戴25只铜项圈,重量在5公斤到10公斤之间。这些铜项圈可以借助锁骨的支撑来拉长脖子,直到女孩长到青春期、身体完全定型为止。
克扬族女人认为这种习俗完全可以接受。“一开始是又疼又重,不过最后总能适应。”莫波说,“最苦的是在天热的时候,铜圈热得烫人。”这种时候她们只有到河水里泡一泡,才能给铜圈降降温。假如不这样做,即使天气凉快下来,被阳光烤热的铜圈仍会把一阵阵热浪传到全身。
克扬族女人这种奇特的装饰物吸引了好奇的欧洲游客。每年从11月到第二年的2月,天天都有大约200名游客来到泰国当局为克扬族人设立的难民营参观。在距泰缅边界只有几公里的夜丰颂省,游客要进入难民营每人需缴35法郎。数的一半,其余的都落入了泰国人的腰包。这对泰方来说是一笔大有油水可捞的生意,1997年他们甚至强行把一些克扬族妇女带到泰国北部的帕尧难民营去展览。
据《南华早邮报》报道:“她们的家人说她们像奴隶一样被出卖了,每月只能挣到28法郎,还必须为了让游客满意而精心装扮……”在那里,游客花上几个小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但却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些缅甸长颈女的命运。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泰北湄宏顺府看与世隔绝长颈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