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66

谁是善知识?佛是善知识,我们要跟佛学。佛不在了,依靠什么?依靠经典,这是佛讲的‘依法不依人’。可是你要懂得原则,佛一生当中所说的经论很多,你只能学一种,你不能学很多。这个意思就像大夫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医生给你诊断,开几味药给你吃,吃了病就好了。绝对不是说,把药铺里头所有的药统统抓来吃,不管你害什么病全部抓来吃,必死无疑,哪有这种道理?三藏十二部这一部《大藏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就像药铺里全部统统都有,你要整个都吃了,必死无疑,你还会有救吗?所以诸位要晓得,药物能害人,佛法能害人,害法身慧命,害死人。我往年在李老师会下,跟同学们谈到这个问题,我就这个说法,同学们听了不服气,去问老师,老师说:对!没错。
  法要契机,我们只能学一门。佛在经上,讲经说法都有当机的人、启请的人,那个人一听他就开悟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佛说一切经不是为我说的,是为当时许许多多不同根性人说的。我是什么根性?我在一切经当中,我应当选哪一种?就好比说,大夫他看过很多人病况,处方一大堆,堆在那个地方;现在大夫不在家,我们自己生病,怎么办?一定要从他那些处方里面去观察,哪一种比较适合于自己。吃错了,不但没有好处,有害处,哪能够随便吃药?
  到今天末法时期,谁是善知识?谁能够代替我们选择法门?做末法众生的择法眼?找不到这种人。我们接触善知识的时候,我们真的说都打了很多问号。所以亲近一个老师,过几天就变心了,还有比他更高明的,他不见得正确。一生当中都是犹豫疑惑,怎们能成就?世尊大慈大悲,知道我们末法时期众生的状况,所遭遇的困难,所以他在《大集经》里面,就明白给我们开示,指导我们一个方向原则,他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指出一个大方针、大方向。
  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时期,我们遵守佛陀的指示,专修净土法门,这就不会错了。净宗的经论少,比起任何一个宗派,我们依据的典籍分量少,少容易受持。但是我们知道,净宗第一部经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这是很特别的一个法门。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从来没有重复讲过,唯独《无量寿经》是重复讲。根据现在留下来的资料,可以证明至少他讲过三次,可能更多;多次宣讲,这个法门就特别重要了。所以集结经藏也是多次集结,传到中国来十二次的翻译,非常可惜这些译本,十二种译本有七种失传,现在保留下来在《大藏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五种。五种译本里面内容大同小异,可是不同的这些部分都非常重要,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所以经典,佛说法这些经典,它目的之所在,我们要明了。净宗三经,三经的义趣不可以不知道。《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净土,说明书,说明西方世界缘起,怎么来的?西方世界的历史,阿弥陀佛建立西方世界的理论基础与事实真相,阿弥陀佛建立这个净土目的之所在,以及他的成就,是做一个全盘介绍说明。使听到的人生起向往之心,发愿求生,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说明,这里面最重要的有三点、三个补充。第一个是理论上的补充,《观经》上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理论上的补充。第二个补充是品位的详细说明,《无量寿经》只讲三辈,说得简单,《观经》里面讲九品,就讲得详细。第三种是讲方法上的补充,《无量寿经》讲的方法,只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另外教给我们修褔,说得简单;《观经》里面讲十六观,是方法,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说得很详细。持名是第十六观,摆在最后,最后就是最重要的,这是佛说经的一个惯例,好戏摆在后头,这压轴戏,最契一切众生的机宜。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观,普度一切众生,真正达到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是补充说明。小本《佛说阿弥陀经》,完全是劝我们发愿求生。这经不长,世尊在里面四次的劝勉,真是苦口婆心。所以我们认识这三经的性质,三经是一贯作业的。
  现在有一些同修怀疑会集本,这是错误的。佛法要建立在清净信上,有疑就是大障碍。这经是介绍的,介绍目的是帮助你起信发愿,目的就达到了。如果没有会集本,必须要读五种原译本,很好,能读五种原译本不太好了吗?如果你觉得五种原译本太烦了、太复杂了,古大德给我们做出这个工作—会集。第一个会集是王龙舒居士,王龙舒居士的本子收在《大藏经》里头,能够收入《大藏经》就是古来祖师大德公认的,没有错误,才能够收入。不像现在,随随便便可以把经放在《藏》里,在从前不可以的。从前这个经入藏是帝王批准的,帝王根据什么来批准?根据当代的高僧大德推荐,他们大家认同,这才能入藏,不是一个容易事情。这就说明会集没有错误,会集是应当的,他会集圆满不圆满,那是另外一桩事情,这就是说明可以会集。正如同我们如果给人家介绍西方净土,我们没有会集本,我们可以把五种本子摊开,这个本子里择一段,那个本子里择一段,跟大家讲也行,不是不行。我只要把它讲成一贯,讲得很有体系,让人家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起信心、生起欢喜心,那不就成就了吗?
  至于净土的修行方法,那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然后对于这个会集本才能够生起信心,决定没有怀疑,怀疑是我们自己把这个利益失掉了。如果你真的有怀疑,也没有关系,你就不念会集本,甚至于不念《无量寿经》,你就专依《阿弥陀经》修学,决定往生。我们要不要否定会集本,排斥会集本?我们没有这个胆子。假如会集的人,这假设,夏莲居要是观音菩萨再来、阿弥陀佛再来,我们岂不是造了大罪过?所以做学问、读书的态度,可以存疑不能否定,不可以下断语,我们打个问号放在那里,暂时不去求证可以。我们舍弃这个法门,我们还有《阿弥陀经》、还有《观无量寿佛经》,不可以谤法。他到底是什么身分,示现在这个世间,我们不知道。依照这个会集本修学,从这个会集本里起信心的人很多,确实它比原译本方便好读,容易懂,从这个地方生起信心。由此可知,毁谤、否定,这个人不是愚痴,就是别有用心。
  由此可知,师承重要,我跟哪一个老师学,这个老师对于我要负完全责任。我修学有错,将来不成就,他堕阿鼻地狱,所以师承关系大。我老师指示我这个法门,别人说这个法门不对,我跟谁学?这是关键。你是不是否定你老师,换个老师去另外跟一个老师学,那也行。现在师承没有了,困难就来了,在从前,这种事情很少发生。我们一生跟定一个老师,我对于老师有信心,老师对我负责任,我只听他的,信心就不会动摇。在以往学生没有开悟,是决定不能听别人说话的,为什么?怕信心动摇,开悟之后,那就不要紧。开悟之后,你有能力辨别真妄、辨别邪正、辨别是非,到这种程度,老师就把你放出去参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什么都可以听,什么都可以接触。你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没有辨别的能力,老师一定管得很严,不让你接触,一接触就毁了你。所以什么人是一个好的学生?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这好学生。对于老师阳奉阴违,老师怎么能教?所以不许你多听、不许你多看,保护你的清净心,成就你的戒定慧,没有别的,这种苦心现在做学生的人体会不到。现在年轻人受这些邪知邪见的薰染,我常讲四弘誓愿前面两条不要了,从哪里学起?广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前面两条不要,他怎么会成就?所学的邪知邪见,心地被污染,精神被污染,思想见解被污染了,佛菩萨来都没有办法把你洗刷干净。
  我们在大乘经里面深深体会到,诸佛菩萨对于一切,特别是苦难众生,那一种关怀爱护真正是达到极处,有几个众生能体会、能懂得?众生虽然不能体会,有的时候还冤枉佛菩萨、毁谤佛菩萨,佛菩萨的慈悲心没有减一分,这是了不起,还一样的爱护,还是一样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帮助众生、来诱导众生。因为众生如此经所说,刚强难化,邪见邪行,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改过,诸佛菩萨应化在其中委曲婉转在诱导,我们凡夫眼睛里用尽心思,这种恩德无与伦比。无论是在道理上、在方法上、在境界上,都是极其善巧方便,我们展开经卷读这些经文要能体会到。
  这部经上显示出地藏菩萨、文殊、普贤、观音皆是真善知识。特别是在这一会教导初学,给我们说这一些罪苦之事,果报的状况,目的是教我们相信因果,相信善因善果,恶因必定有恶报。我们经过这一个提醒,然后再冷静观察我们现实的社会,你就能看出来果报原来就在眼前。你看看你们自己的亲戚朋友,自己所熟悉的人,太明显了,而且非常快速,年年都在那里变化,都在那里转变;这个转变你细观察,原来就是因果。种善因的人心善行善,他年年还都不错,生活环境愈来愈好;心恶行恶,仔细观察一年不如一年。现在看比从前看速度快多了,以前报,报得没这么快,现在是一年跟一年不一样。甚至于你要有能力、有智慧观察,月月不一样,报得太快了。只有明白因果这个道理与事实,才可以进入佛法,你才会相信佛所讲的,才能够接受,才能够依教奉行,终极的目的在此地,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菩萨不接受任何报酬,决定没有名闻利养,我们对他恭敬是表我们自己一点感激之心,佛菩萨并不要求我们对他恭敬,没有这个念头。请看底下这段经文: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学习,现在的人多半是狂妄自大,学别人的东西还不肯承认,还要骂别人,这是我的,不是他的,这有罪过。你看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何等人物?我们看看这个法会,法会在前面大家看到,十方诸佛都来参与这个法会。这些佛是什么人?过去生中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学生各个都成佛了,他老人家还在作菩萨,了不起。他是不愿意成佛,要成佛是太简单了,应当早就成佛,他应了他的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我们要问,地藏菩萨有没有作佛的机会?没有,地狱还有人,他就发心他不作佛,他要作菩萨去帮助地狱众生。这什么身分?他说的话多谦虚、多客气。
  “仁者”,仁者是对菩萨的尊称,仁慈之人。他不说他自己有能力来答覆,“我今承佛威神”,承蒙佛的加持。不但承蒙佛的加持,还承蒙你的加持—普贤菩萨。“及大士之力”,‘大士’指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智慧道力也不可思议。诸佛加持、普贤菩萨加持,“略说地狱名号”,再向大家报告这桩事情。我们要谦虚,现在人真是好高骛远,一切都讲创造创新,给诸位说,世出世间圣人都没有创意、没有创新。孔老夫子他说,他一生的讲学述而不作,他自己没有创作,所说的都是古圣先贤的话,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没有创新。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他老人家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做这个创说,都是叙说古佛的;所以他说他一句话没说,所说的古佛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意思。孔老夫子述而不作,释迦牟尼佛也是述而不作,我们后人了不起,后人有创作。难怪释迦牟尼佛这些典籍没有版权,别人的不是自己的,他怎么可以有版权?现在人了不起,自己的创作,版权所有。我们应当要学习,实实在在世尊、孔老夫子学习的态度正确的,这是与心性相应、与性德相应,所以他们处事待人接物都非常谦卑。夫子所表现的自卑而尊人,我们在书籍里面所读到,孔老夫子对于贫穷下贱之人也非常尊敬,不敢轻慢。哪里有说自己觉得高贵自大,瞧不起别人,我们在夫子一生行谊当中没有看到,佛就更不必说了。
  贡高我慢是大烦恼,只要有这个念头在,佛法一分都入不进去,障碍,自己障碍自己。贪、嗔、痴、慢、疑,后面是恶见;恶见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合起来叫恶见,六个根本烦恼是讲这个。六个根本烦恼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学佛为什么不能契入?我们读经为什么不能开悟?不知道自己有这六种障碍,不晓得。这六种障碍有一个,你就不能见道,不要说证道,见都见不到;六种障碍去掉,你才见道位。所以我们要想得佛法真实的利益,你这六个障碍不断怎么行?真断,念佛堂里面堂主常常提醒大众,放下身心世界;这六种那就舍掉了,这六种就是身心世界,不放下不行,一定要放下。再看底下经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66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