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25

往往年轻修行人,比不上老年人。这些老公公、老太太,他们心中没有杂念,知道生死事大。年老了,来日无多,是故愿心恳切,佛号真正能做到不间断、不夹杂。世间五欲六尘,他已经看得太多了,不愿意再看了。这花花世界,对他已经失去诱惑的作用。他们心清净,容易成就。年轻人还放不下,世法放不下,佛法也放不下,样样都想多学一点,因此耽误了一生大事。说实话,世出世法学得再多,全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佛菩萨想尽方法把它去掉。你还要天天增长,天天去学习,怎么得了?所以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四弘誓愿明明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佛讲的没错,你会错了意思。必须是烦恼断尽了,心地清净,再学无量无边的法门,那就对了。不是教你不要学无量法门。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要学。学习有时节因缘,是在你第一个阶段完成之后,才能进学第二个阶段。
  譬如说,大学要不要念?要念。你幼稚园还没有念,就想上大学,怎么能成功?世法尚且做不到,何况佛法。大家才晓得断烦恼多重要。培养清净心是佛法的关键。你将来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就凭清净心。所以,现在你们年轻人有很多研讨会,来跟我说,我也不能不同意,也不能不点头,但我不参与。我很清楚,都在搞邪知邪见。我说了也没有用处,你们不肯听。要是真正修学,我可能会参加。读《无量寿经》,一个星期有几次,大家一起读经,是修根本智,那真管用。
  我跟大家讲真话,很多人不相信。不但不相信,还要诽谤。现代年轻人,很多是听骗不听劝,信邪不信正。实在没法子,所以不得不把《华严经》端出来跟大家讲。《华严经》就是四弘誓愿的层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总不是假的。我过去是盲修瞎练,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
  你今天肯听我的话,只需三、五年就成就了。你要是不肯听我的话,恐怕过三十年、五十年还到不了我这个程度。我跟大家讲的句句是实话。我从小是个很讲理的人,老师虽然劝我念佛,没有把道理讲得透彻。所以,我半信半疑,还去搞无量法门,深入经藏,搞了一脑袋的邪知邪见。假如过去教我的老师,能像我今天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绝对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你要肯相信,至少可以节省三十年时间。
  蕅益大师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他早年也是博学多闻,到后来明白、清楚了,死心塌地专修净土,成为净宗的一代祖师。这样的人,说实在话,不是普通人,是菩萨示现,是佛菩萨再来。他注解的《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对他赞叹,‘即使是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作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他这样赞叹,他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必是观世音菩萨之流。仔细看《要解》,确实精简透彻,所以蕅益大师说的,就是佛菩萨说的。
  修学净宗,我选三部经典,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现在这三部经我们都在讲。此地讲《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杭州南路讲《普贤菩萨行愿品》。《阿弥陀经》,我们取的注解有二种,一是《疏钞》,一是《要解》。《疏钞》讲完了,讲《要解》。《要解》讲完,再讲《疏钞》。两个注解轮流讲。
  “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要解》把《阿弥陀经》分作三分。三分就是信、愿、行。序分里是信、愿、行。正宗分也是信、愿、行。流通分里还是信、愿、行。这是蕅益大师的科判,称之为‘净宗三资粮’,是往生净土三个必要的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不能成就。
  第一就是要‘信’,要深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一心一意求生净土。真正发愿往生,一定要深知生死轮回之苦,愿心才能发得出来。要发真实的大愿,一心持名,这是《阿弥陀经》的宗旨。
  净土三经在旨趣上讲,以《无量寿经》最为完备。《无量寿经》是净土概论,内容面面俱到,所以称为净宗第一经。《阿弥陀经》劝信,劝我们发愿,劝我们持名,是劝我们修行的一部经典,重点在此。具体介绍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是这本《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说明,说理论、方法、因果。九品往生因果,比《无量寿经》说得详细。《无量寿经》只讲三辈,它讲九品。所以,要对极乐世界全盘了解,三经都必须读。若读《阿弥陀经》,《疏钞》跟《要解》一定要读,否则没有办法理解。经文虽然不长,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我们智慧不开,业障深重,看不出其中的意思,像念小说、神话一样,所以一定要看注解。
  这段话,蕅益大师说得非常好,“信愿为慧行”,这是古人没说过的。现在有不少人对净宗有误会,认为念佛修净宗,充其量得一点定而已。一心不乱是定,说学净宗的人没有智慧。实在说,智慧的作用是在辨别真假,有智慧,才能辨别,才能取舍恰当。智慧的选择是最好的,文殊菩萨选净土法门,普贤菩萨也选此法门。你的选择居然跟他们一样,怎么能说你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这个法门就会当面错过。等到他有智慧,他才会选择这个法门。修净宗的人,现在就选到了。诸位冷静想一想,谁无智慧!
  此处蕅益大师为我们一语道破。你能相信这个法门,你能选择这个法门,愿生净土,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跟文殊、普贤平起平坐,因为我们智慧相同。说别的智慧,我们比不上他;选择这个法门的智慧,与二大士没有两样。我们智慧平等,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跟普贤、文殊是平等的。因平等,果当然平等,道理在此。
  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你选择信、愿、行,大家都是这个因缘往生的,所以果报相等。这是大智慧,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究竟圆满的法门,不是圆满的智慧就不会选这个法门。
  “持名为行行”。无量行门当中,这是第一行门。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行,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有信、有愿,决定往生。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的人,没有时间念佛,但是持名很重要,功夫不能不做。可以少念几句,所以十念都能往生。
  清初慈云灌顶法师,教人早晚课用十念法。尽一口气为一念。每个人气长短不一样,佛号不拘多少。如果家里有佛像,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尽一口气念四个字、六个字都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为一念,念十口气。早晚都一样,一次不缺,这就符合‘一向专念’。平常有时间多念,那是‘散念’。早晚定课不能缺少。散课多少、有无都没有关系。养成一个习惯,早晨一起来念佛,晚上睡觉之前一定念佛。当然佛号念得愈多愈好。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所以念佛就是修戒、定、慧。
  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里忆佛念佛,他就不会想坏事情,诸恶就不作了。佛号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所以念佛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持戒都具足了。念佛时心地清净,没有一个杂念,是修定。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是修慧。这是修根本智。戒、定、慧三学,在一句佛号中都修圆满了。你念的时间愈多,念的时间愈长,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时间愈多。所以,念佛是戒、定、慧一次完成,不必分开学。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蕅益大师没有说‘持名之多少’。可见品位与多少不相干,与深浅有关系。深浅就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是多少。心愈清净,品位就愈高。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从那里分的?从清净心的程度上分的。
  《无量寿经》真正不可思议,不要说经文,单看经题,就是圆满功德。经题‘无量寿’就是真如本性,法身理体。‘庄严’就是依正庄严,森罗万象,业因果报之所现。无量寿是体,庄严是相。‘清净平等觉’是用。体、相、用,圆满具足。‘清净平等觉’也是修行的原则。我们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知道轮回苦,是觉;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觉。
  “故慧行为先导”。智慧在前面领导我们。
  “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双运”。慧就是能信、能愿。把信愿比作眼睛,把持名比作行进。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没错。没有信愿,等于瞎了眼睛,虽然走路,走到岔路上也不知道。有信、有愿,没有行,这个人有眼睛,没有腿;看到了,没有办法走到。由此可知,信、愿、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定要具足。
  讲席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对净宗法门、对大乘佛法真正认识,真正理解,有所选择。选择之后,要认真努力来修学,这一生中决定成就。
  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蕅益大师这一段说得非常好。蕅益以前的祖师大德们,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他的说法,有没有疑问?如果我们深入大乘经论,就知道虽然大乘经论文字中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违背。
  正如同过去人讲‘带业往生’、‘消业往生’。查遍《大藏经》,没有带业往生的文字,而有消业往生,于是许多人执著在经文上,认为带业往生不可靠。搞得净宗念佛,人心惶惶。经文上虽然没有这个字样,意思确实有。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这是怎么来的?就是指带业多少而分,业带得多的,品位就低;带得少的,品位就高。虽然没有说带业,但是意思非常明显。由此可知,读佛经必须要知道,往往佛所说的,意在言外。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所说的真实义。我们才不至于错解经义,不至于产生误会。
  蕅益大师的这一句话,“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实在说得太好了。我们的确看到许多往生的人,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看过。那是从前的,时间隔得太远了,未必可信。再看近代宽律法师写的《近代往生随闻录》,有一百多人往生;再看看台中林看治居士写的《念佛感应见闻记》,台湾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人。这都是在眼前的许多人与事。这许多人当中,至少有二分之一,对于教理没有研究,甚至于什么是菩提心,他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念佛能往生。不但能往生,而且预知时至,自己晓得那一天走,又不生病。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人坐著走,有人站著走。
  大概在民国五十七年的时候,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走的。我在高雄讲经提起,很多同修都知道这件事。这位老太太没念过书,不懂得什么是发菩提心,她怎么能往生?我们今天读《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的人,决定不能往生。所以,看到那些往生的人,往往疑惑不解,好像他们没发菩提心,怎么也往生,而且瑞相还这么好。
  倓虚法师在《念佛论》里讲的修无师,倓老亲自看到他往生的。这一位是做粗活的,中年出家,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你要问他有没有发菩提心,他决定说不出来。虽没有发菩提心,他有一个心,真的想往生,要见阿弥陀佛。他有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
  蕅益大师一语为我们道破,这就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愈想他讲的话,愈觉得有道理。无上菩提心,简单的说,是‘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就是这个心。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到那里去成佛。成了佛之后,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所以只要我们深信,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最究竟、最圆满的菩提心。
  ‘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是觉。菩提心就是觉心,觉而不迷。我们世间人不想往生,这是迷。学佛的人不求生净土,还是迷。
  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修学那个法门,必定有退转。你修学的时间很长,进进退退,这很麻烦。如果来生得人身,当中至少脱节二十年。前面所修的都忘光了,再学还要从头来起。生生世世,进进退退。始终没有进步,功夫不能增长,原因就在此,进进退退。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无量寿,寿命跟阿弥陀佛相等。寿命之长,没法子计算。今天世界上最进步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虽然我们讲有量,实在是真正的无量寿。这就是其他宗教里讲永生。真正的永生,天上还得不到永生,寿命比人间长一点而已。‘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还是一个定数。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无量寿,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是一生成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25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