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
第一步,一定要先从他闻。要靠善知识的力量,听闻如理的解释。当然之前对于师长要具备什么条件、弟子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去依止,这些都必须清楚,我们才能找得到真正的善知识,才有能力判别是非,找到了以后也才能够如法依止,跟著善知识依次第一步步走上去。第二步,不但要先对于善知识所讲的道理,要听懂、要听正确,其次还要依圣教正理去印证有没有错,是自己听错,还是善知识引导过程当中有问题,应该以圣教来证成。这两样互相印证后,如理去思惟,对从善知识听来的道理才能生起决定不疑的信解。
所以前面主要是他力--靠善知识的力量;然后自己对所听到的道理,根据圣教去思惟决择了以后,能够产生决定的胜解,不但认识正确,而且确定不移,再没有一点疑惑了;然后要“数数串习”--不断地照著这个道理如理地练习,这个叫作修。对闻思修的修,目前我们一时还谈不到,以戒、定、慧而言,修主要是指定、慧的内涵。现在我们真正下脚的第一步是戒,这个戒可以把它放在闻思当中,也可以放在修当中。
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平常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总是比较容易放逸、闲散,这个时候要策励自己。比如没事的时候,就欢喜看闲书或者随便聊天。真正正规的书你看了半天没有味道,可是看闲书却看得很起劲;或者聊天也是,真正谈佛法的时候,谈不出什么道理,可是闲聊个半天、一天都不嫌多。我们先要正确地了解这样做对我们不好,内心确定这件事情不应该做。可是一旦对境,习气又来了,这时候要数数不断地思惟过患,努力改正过来。这是我们下脚第一步用得上的,而且必须经过这个努力,如果自己不用功,根本体会不到,如果用功的话会很明白。但这绝对不是一天就能够改得过来的,是急不来的。所以修行必须要有很正确的认识,然后要坚忍地依照著这样去做。虽然是刚刚开始,仍然应该随分随力根据闻思修、戒定慧中与我们现在相应的地方,依次第不断地数数串习。
【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决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
所以真正修行是止观二者都需要。一个是要不断地思惟观察;一个是不观察而修定,再由定而启发智慧,这时候是不要观察,要安住在一个境上面。譬如念佛,有四种方式: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假如修观相念佛的话,你就对著阿弥陀佛的圣相去观;还有一种是专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持名念佛;或者修数息,将心安住在出入息上头,这个就是止修。
真正修行的过程当中,止修和观察修两者都需要的。因为对于闻思所决择的内涵,一种是止修,不要观察的,只要安住在这个境上;一种是观修,是对境要不断地思惟观察的。既然实际上二者都需要,怎么能说只有止是修而观不是修呢?假定以为一切的修习都只是止修而不要观修,这是一种概念的错误,就像拿一粒麦子说它等于一切的谷类一样。五谷当中有很多种,麦子当然是五谷,但五谷不一定是麦子。或者说:“我是人,所以人就是我。除了我以外,你们都不是人。”我们有很多地方就犯这样的错误。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
再进一步来说,闻所成慧,以闻为先。闻并不等于闻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告诉别人一句话,但是对方不一定听懂;或者你听别人讲,他已经讲完了,但往往你并没有听懂。现在我们听闻善知识告诉我们的道理,他讲了,我也听见了,但是不一定听懂。怎么办呢?还要多问,然后反覆地在同学当中切磋琢磨讨论。不论是听别人讲,或者你讲给别人听,都是要传递一个概念,这才是讲、听真正重要的目的。我们现在修行,也是透过善知识讲说他自己的经验,我们才了解修行的内涵。了解了内涵,以佛法来讲就叫“慧”,这个慧是从听闻开始的,所以说“闻所成慧,以闻为先”。
至于思所成慧,对老师所讲的听懂了,但是能不能做得好却不一定。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两件事情,譬如说我们在这里学习写字,老师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写才写得漂亮,也写给你看,你看是看会了,可是写出来的字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不能。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练字,老师写得很漂亮,可是我写出来的字就像狗爬一样地乱。虽然你会了,也知道怎么写,可是却没办法把握得住。又譬如每天从起床开始到晚上养息,一天之中要打很多次板,看起来好简单。但是往往当打板的人换了个新手,结果那个好简单的板打出来就是怪怪的,他也听了很多年了,每天要听好多次,但是他自己打起来就是不灵光。这说明如果以佛法所要传递的内涵--智慧来讲,听到并不等于得到闻慧,思并不等于得到思慧。
先要听闻,能够慢慢地把对方的话听懂叫闻慧;根据你听懂的内涵,自己不断地去思惟、去练习,能够把握住这个诀窍,这叫思慧;等到真正了解了,自己能够决定照著去修,这才能够得到修慧。所以这个次第的必然性是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修所成慧以修为先。所以修慧是从修成,所修的就是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所以说“修慧从思慧生”。
【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
所以你听闻得愈多,从听闻而得到的闻慧也就多;有了闻慧以后,再根据闻慧去思,所以闻慧多的话,思惟也多,所以思所成的思慧也多;思慧多的话,修行就多;修行多,修慧也就多。根据这个修行的智慧,才能去掉我们无始以来的错误,那就是除过,过失改掉了功德就增长。所以我们修行的成就与否,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次第:从多闻得到闻慧;然后根据闻慧去思惟得到思慧,再根据思慧去修得到修慧,这样才能够除掉我们的错误、过失,增长功德。因此正确的闻思是绝端重要的。
经和论是我们修行的重要凭借,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凭借。经是佛讲的,论主要是菩萨、祖师讲的。也就是说我们依据的佛菩萨的经和论,都说在修行过程当中,前面的闻思最重要。
【若谓闻思所决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反过来这里要驳斥一种说法:听闻、思惟跟修行没关系,闻思都只是讲讲道理的,与开发心性没关系,真正的修行是要净除自己的烦恼,所以真正要修行的时候,必须另外找一个法门来修。对这种讲法,大师举跑马为喻,现在我们不妨举开车为喻--给你一张地图,告诉你怎么走,等到地图看清楚要上路了,原本地图上指示出了门要向左转,而你却向右转,连那张地图都不要了,就是这么荒唐。所以本论就从正、反两面一再地说明。
上述这种说法会破坏圣教,而且破坏得非常厉害,这是一个绝对严重的错误。这一点在前面甲三及甲二当中已经指出来,本论下面还会层层地破除很多这种错误的认识。因此在整个的修行过程当中,必须“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一定先亲近知识,然后听闻、思惟,再根据这个道理,一步一步上来。因为修行的重点是智慧,我们根据错误的认知,由无明烦恼而造杂染之业,所以轮回生死,而真正能彻底破除无明、烦恼的是智慧;要获得智慧,必须依闻、思、修的次第修学,因此对于修行的次第要有一个完整的、整体的建立。假定照前面那样的说法去做的话,会把我们修行必须由层层深入的这个整体内涵彻底破坏掉,所以这种错误的说法是非常糟糕的,完全是乱讲。正确的破坏掉了,他那种错误的讲法就变成是正确的,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现在是末法了,那些外道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应,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佛法的根本道理都不认识。外道固然不懂,如果连我们修行人都不懂的话,当外道来假借佛法的名义时,你以什么去判别是非、邪正呢?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愿我们好好学,把它弄清楚,即使一时没有办法照著它渐次深入而产生应有的效果,至少对外面这些骗人的说法会认识得很清楚,认识清楚了就不会跟著他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很严正地把正确的道理告诉大家,这样这种骗人的人就没有立足之地。
假定我们没有这个能力,那世间人也一定是非不分,以为这种骗人、害人的错误见解是对的,例如:有些外道骗人说他是佛,因为我们佛弟子没有能力指出他的错误,而一般人在不了解什么是佛法的情况下,透过他们这种错误的行为留给人的印象,大家就会觉得佛法就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不但不会尊重佛法、欢喜佛法,反而觉得佛法专门搞这一套,因此正法就不能传播开来,只有毁灭。因为人家会误以为这些都是佛法,觉得这些学佛的人像流氓一样,乃至有的时候比流氓都不如,流氓多多少少还率直一些,不会欺诈,而这些人专门用这套骗人,实际上佛法怎么可能是这样!我之所以讲这么极端的例子,是想从正面、负面提醒大家,作为一个佛弟子能够分辨是非、邪正是绝端重要的。
我们之前说的照著次第步步上升,那是所谓的显正,是对自己修行而言;而这里是破邪,是对外面的邪见而说的。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
上面所说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的道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修行必定要依照闻、思、修这样的次第步步建立。如果对于这个道理没有正确的了解,而认为闻思只是讲一讲的,对修行没帮助,真正去修行的时候,是不需要闻思的,岂不等于一个了解很多佛法道理的人,和一个一点佛法道理都不懂的人,这两个人去修行,修出来的成果是一样的。这种说法就譬如造房子之前要请一位最好的建筑师,那位建筑师是大学毕业、研究所或者留学过的,他一定也是从小学、中学一路认真地学上来,才成为最好的建筑师。前面那种讲法就等于对比两个人,一个是念最好的学校出来的高材生,另一个连大字都不认识,结果两个人造出来的房子品质是一样的。有没有这种道理啊?如果我们了解这个内涵的话,在修行时处处会用得上。
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要注意,不要变成只在嘴巴上讲而不真正去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后来在佛法当中产生了很多误解,就是因为很多人懂得了道理却不修行,专门嘴巴上面讲,使人觉得:你们这些人专门用嘴巴讲,真正的内涵一点都没有,倒不如老老实实地什么都不要。所以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他们的误解,实际上的确是有这种流弊。因此我们自己要很清楚明白,要改正以前所有的错误。本论一开头,大师就提出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但愿我们一路上走过来能避免这个错误。不管听闻多少,要随分随力照著去做。如果我们一开头能够养成这个习惯,渐次地增上,到后来前面所犯的错误,都可以渐渐把它矫正过来。
【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
有这种错误见解的人,他们以为听闻跟思惟是错误的,假定这种概念形成让人家遵循的轨则,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叫做恶轨派。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有很多人才变成一个派别。如果我们大家都坚执这样的错误观念,则善法不能坚固,恶法反而坚固,佛法就被破坏掉了,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所以下面大师再一层一层剖析,从正面、反面以理论、比喻等方便让我们层层深入。
【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由于听闻而得闻慧,由于思惟而得思慧,得了闻思二慧以后还要不断去练习,所以以整个修行的内涵来说,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的内涵虽然不是修所成,但它还是修,这是不相违背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