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仁法师学时,有的时候遇见问题,心里有一点委屈,要去告诉他,他不让我讲,只说:“你好好修行,问题自然就会解决。”我虽然不是非常努力,可是的确没有离开出家的圈子,也没有太离谱,过了几年以后,自己稍微有一点提升,等到提升了,发现这种问题自然不见了。在当时好像事情过去了,也就忘记了,后来仔细一检查,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实际上的问题。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你们比较容易懂。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情形,或者看弟弟妹妹或周围的人的小孩,他们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大家有意见,发生了意见就告诉老师说:他怎么摸我一下,他怎么瞪我一眼。或者几个兄弟在家里争著向妈妈告状,说他怎么点我一下,他怎么弄我一下。通常老师或妈妈都笑一笑,摸摸他的头说:“好了,好了,你乖。”等到长大了以后,还会不会做这种事情?某人摸你一下,你也跑去碰他一碰,这还是不是问题呀?会不会觉得很可笑?我们现在是凡夫,一天到晚为了这种事情在烦恼当中转,真正的中心,都是这个“我”,如果你始终停在这里,这个问题永远不得解决,当你真正长大了以后,你自己觉得可笑,还会是问题吗?
那么为什么我说多少年以后才听懂了,到现在才渐渐粗粗地懂得断器三过的内涵呢?照理说我们真正要修学佛法,应该把自己心里的意见拿掉,听老师的,结果我犯的毛病是要老师听我。我这样说,你们懂不懂?理论你们现在也许听懂了,至少我讲的几个字,你们听进去了,可是意义就很难说了。假定你现在懂了,我恭喜你,至少你的成就一定比我高;假定你过了几十年以后,像我这样懂了,我也恭喜你,你没白出家;也许一辈子都不懂,那你白出家了。我再说一遍,我们碰到这种情况总觉得自己委屈,想要向老师申诉。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我去听老师的话,而是要老师来听我的话,我们还觉得振振有词!所以断器三过要讲理论是非常容易的,实际上做到它才是真正重要的。我讲生面公案的根本意趣就在这里。我跟某位同学谈事情时就是没办法兜在一起,他总觉得我在委屈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除非离开,离开也没地方好去啊!那只好忍著啦!终于有一天,有一个机会,我就告诉他:“我讲的问题不是这个,你再仔细看一看哪!”他看到了才恍然大悟。并不是那一天悟了以后,后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只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有机会认识,以前还从来不知道。认识了以后,这习性还是一样的,还会再犯,这是我们真正要很努力深入的重心。
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常常了解了一点马上就讲给别人听,这对我们实在是很大的损失,只欢喜多讲、多看,然后能说善道(多讲是大家共通的习气,多看也许不一定,有很多人的习惯不是在看书上头),但是还是凡夫一个,没有跳出生死轮回,而且跟跳出生死轮回是了不相干的。我们千万不要听到了一点点,就被自己的习性所使,想要讲给别人听,还美其名觉得我在弘法。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是大错特错了。弘法是必要的,透过你真正地身体力行之后,法自然慢慢在你的身心上有一个样子呈现,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才是真正的弘法。假定我们没有做到,只是嘴巴上面讲的话,对法没有太大的帮助,对自己也没有帮助,弄得不好是损法,因为大家都是能说善道,到最后,人家看我们这些人,嘴巴上面讲得比老虎钳还要厉害,行为却是软趴趴的,像蚯蚓般一碰就缩。所以我前面并不是要讲一个很轻松的故事,而是把我以前的错误说出来,提供各位同学参考,但愿诸位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二)
亲近善士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有了甲三的准备,才谈得到怎样正确地以这个教授去引导学徒。这里分成两部分:第一个,走佛道这条路的根本在哪里?在亲近善知识,轨则、道理就是如何做以及说明这样做的原因;第二个,亲近了以后,如何照著善知识所教,依照次第去做。现在我们看第一部分--亲近知识的轨理。
※﹝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今初﹞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数取趣”就是我们这些在六道当中不断轮回的凡夫。“住性”是说已经种了相当的善根了,住是安住的意思。“性”有几种,以唯识的说法,有一种是本身具足的叫“性种性”;有一种是经过了修行以后渐渐增长的叫“习种性”。我们虽然具足佛性,跟佛无二无别,然而无始以来最习惯的都是跟烦恼相应的东西,这是使我们轮回生死的根本。现在必须要照著佛所垂示的法,也就是三宝告诉我们的道理,努力修习,渐渐净罪集资,这始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第一个先要忏悔,就像前面所说器里面的垢要拿掉,然后还要集聚资粮;也就是说断三过、具六想,实际上都是从净罪、集资两方面而言。净罪集资到了某个程度,对我们应该修的善净之法渐渐有一点点认识和习惯了,这叫习种性。
这个内涵有各个位次的开合不同:以五道十地来说,就是从前面的基础(称资粮位)这样一步步上来。在汉地则分为信、住、行、向、地等阶位,到十地以后,就是成佛。而“住性”如果拿我们汉地的位次来说,通常是信位菩萨。他内心当中所信仰的、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以世间的这些东西为主。世间最主要追求的是饮食男女或者利养名闻,美其名地在外面做各式各样的装饰,内在就是这个根本的欲望,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我们的习惯,无始以来的习性。信位种性的人是了解这个对我们有伤害以后,内心当中发起清净的信心:佛法才是我真正要的!对于佛法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还没有证得,可是我确信这才是我要的。所以说“信为欲依”,靠著强盛的信心,内心所好乐的就会转向于离开,会净化自己的习性。比如以前的习惯是没什么事情就聊聊天、看看书,但现在行为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知道这样不好。又譬如刚刚说的禁止串寮,当脑筋一动想要去做,再一想:不对,我赶快在佛前忏悔,不要去!诸如此类。透过不断地努力,心里面就会有一个力量,这就是“信为欲依”。进一步“欲为勤依”,就是当你内心当中有真正的好乐心愿意去做时,接著你就会勤勤恳恳地去做。唯有真正地精勤努力,修行才有成就,最后才能成佛。所以说“住性”就是已经安住在跟修学佛道相应的习性中,养成像天性一样,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俱生慧。
种性可以分成习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等,这些跟凡夫流转生死的习性是不一样的。凡是这种人都有共同的特点--他内心当中所希求的不是世间的一切,而是要求无上菩提,为了要达到无上菩提,真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反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朋友聊得很起劲,既浪费时间又增长烦恼习气,结果流转生死,这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所说全部的内涵,都是从道之根本亲近知识上面所开展出来的。
【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三位最重要的传法弟子之一,敦巴尊者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阿底峡尊者是佛以后在印度最高的一位成就者,他的成就可以说跟佛无二无别,然后是宗大师接受这个法的传承。所以这里不仅仅是道理,它们都是行持的心要。这里说总摄所有成佛的教授中,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舍弃、离开善知识;也可以把舍离两个字合起来讲,就是不离开,如果仔细去看的话,有形式上不离开以及内心上不离开这两种。比如说大家住在一起,可是心里面一天到晚嘀咕、排斥,你说这是离还是不离?真正重要的是内心上的不舍离。《广论》后面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大师外支已成,法身佛是无所不在的,佛没有任何时刻离开我们,是我们的心没有向佛。所以如果要修行,不舍离善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下面特别说明为什么绝对不可以舍离善知识。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能够使学的人身心改变,“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哪怕只是净除一点点罪障(错误)或集聚一点点资粮(功德),这些好事情(善乐)的根本就是善知识。你如果真正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一定会受他影响。想一想,我们所有的认识、学习等等,是不是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讲中国话?为什么喜欢吃某种东西?为什么有某种习性?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就受这个家庭影响,在另外一个家庭就受那个家庭影响。比如我们来到寺院,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可是待久了,不知不觉当中这个环境的习性会影响我们。也许有人会说有很多习性是宿生带来的,请问:你宿生都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像此生一样在人群当中?一定都在人群当中。任何一个有情,比如狗,乃至最小的蚂蚁,都受它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假定想继续轮回六道,那你需要的只是六道当中的那些人,当然你也离不开他们;假定你想改变,那是不是必须要依止另外一些能够帮你改变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实际上都能够体验、感受得到的。
因此,这里要提醒大家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不学佛法不谈,学了佛法,跨进来了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学习依师。真正的善知识告诉我们的话一定是忠言逆耳,他总会告诉你:你这个不对,不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而这些事情是我们无始以来从未习惯过的,那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会觉得委屈。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谈得很投机,附和你:“对啊!他就是这个样子!”请问,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你们两个人很好而却远离了善知识。善知识所告诉你的是正确的,你无法接受,而你们两人却很谈得来,这就是致命伤。当然,就像下面告诉我们的,善知识要够条件,否则你本来有这种嗜好,又加另外一种嗜好,那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要依法很明确地分辨,而不是无缘无故依止一位善知识,善知识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对于在什么情况之下,亲近到什么程度,都要很清楚;因此师跟法是分不开的,后面再来细说它。在最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要了解依师应该怎么依(轨则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这两样具足了,大概就不会错到哪里。当被指正而觉得委屈时,大家应该互相策励:“我们既然来学佛,本来就是应该改过,难得有师友来策励我们,就是因为做不到,更应该认真地做。”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样的话,渐渐地就能得到师友切磋琢磨的好处。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菩萨所有诸行,都得依靠善知识。“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这一句话是总的。我们发愿学无上菩提,发了愿心以后还要有行心,有了行心,依照我们所知道的认真去实践,那个时候所做的是菩萨诸行。
下面是一个一个开展,要想圆满一切波罗蜜多,简单来说就是六度四摄,广的来说八万四千法门,地、忍、等持等这些都是。地有十地,登地之前有个阶段是忍,这个忍也可以解释成忍辱的忍,等持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慢慢神通、总持都从上面开出来,还有辩才、回向等,全部都要依靠尊重。尊重就是老师;自己为了想要修学佛法而找老师,老师找到了,你决心要依靠他,他也愿意摄受你,从这个时候开始,师生关系就建立了。所以后面虽然说,随便讲一四句偈的说法师,你也必须要对他尊敬,否则你可以离开他;可是自己决定了要跟著他,以他为师长的话,那如理依师就非常重要。所以《广论》上面特别强调这个概念,你可以选师长,可是选定了以后千万不要变动,这一点对我们是绝端重要的。要圆满菩萨一切诸行的话,依靠善知识是根本。从尊重出,从尊重生,然后慢慢地增长,任何功德的生、长都依自己的师长而来,这是所有成就的因,当这一点做到了,将来的果就是成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