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48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

  正知而行分成二部分:第一个所做的事情,第二个对这些事正知,就是对上面所说的十件事情,去做的时候要安住在正知上。不管发起上面所说的行动业或者受用业,“先应住念”,如果你不先提起正念的话很难做好,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这是绝端重要的。为什么前面说要“遍护正念”、“于正念起常委行”,乃至于要净信心等等,因为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话,会被自己的我执、烦恼所左右,它有百千万个理由,而这些理由在我们自己的感觉上是百分之百成立,于是非跟著它转不可。所以要事先提持正念,然后策励自己不放逸行,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这件事情只有自己策励,要旁边的人来管的话,产生不了多少效果。刚开始可能有少许效果,管久了以后,管的人也觉得麻烦,即便是自己希望别人管,人家真的管了,内心当中又会嘀咕。所以古人,特别是儒家讲“父子不责善”,最亲近的人不能互相要求,“责善则离”,内心会对立起来,那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就破坏掉了,这是非常不好的。下面说,由于我们能够有正念、不放逸,然后不断去观察我们应有的行为相状,以及应该怎么样去做,这个都有正确的方法,就以这样的方法去做。

【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

  这分四种,下面一一说明。第一种,譬如往返事业,出去叫“往”,回来叫“返”。对这件事情,就照著戒律上面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去做,所以在没有去之前脑筋当中先想好,使得正知现起,然后照著这个去做。当年我出家没多久,仁法师特别告诉我们:“你们两个人出去,注意不要排成横的,应该排成一直排,三人出去也是一样。”我们当时觉得跑到街上,三个人像军队一样走成一直排好像不大对劲,可是又不得不听,有的时候人家看了也觉得怪怪的。但后来就慢慢体会到,平常我们出去,走在一起大家就聊天,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所以如果跟他一起出去的话,我们一定很规矩地跟在他后头,不一定要排得像军队一样,可是顺著这样的次第,自然你会保持自己应有的行为,这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很少人注意这个,可是古代的佛门当中,乃至现在的泰国,多多少少还看得见,这个都是一种防范。

【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

  第二个,要注意哪一种地方该去不该去。有五个地方不可以去--娼女家、卖酒的地方等等。现在有一些场所戒律上面没有写,可是也不应该去,例如卡拉OK、舞厅等等,这些都不是好地方,都是增长放逸的地方,所以这种娱乐场所我们都不应该去。

【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

  第三个是时间,比如说,照著戒律的规定,午前可以出去,午后就不行。这有它的原因,因为以前的出家人都是一心修行,真的有事,出去的时间只有午前,午后不可以;当然如果有要紧的事,那是可以的。以上告诉我们,对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如何观察。至于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以及做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威仪,这就看下面第四。

【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譬如说到人家家里,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大声喧哗、嘻嘻哈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现在有些老一辈的出家人还有这种风格,我曾经看见一位大陆的丛林出来的法师,就是不大一样。当时我出家不久,能说善道,现在吃了几十年的苦头,晓得那真是很荒唐,自己单单靠一张嘴巴没有用,多多少少还有一点惭愧;那时候还不知惭愧,好像很懂的样子。当时那位法师听见我讲的话,对我非常恭敬,法师长、法师短的。但是真正一比的话,我们两个行为就完全不一样。他这么一坐下来,自然而然不会东张西望,哪怕是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他始终这样,很偶然的才会抬起眼睛望一下。然后要走了,他也不会匆匆忙忙地站起来就走,而是轻轻巧巧地,非常从容地站起来,笔直地走过去,这就是大陆的丛林里面薰陶出来的威仪。所以律上面说,出家第一步,要跟著自己的师长五夏学律,告诉你规矩怎么做,你把它好好地学好,那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如果能这样做,就会养成很好的规矩。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末法,这是非常可惜的一点。

【总之所有若昼若夜一切现行,悉应忆念,了知其中,应不应行,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止,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不管是白天或晚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了解得很清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不做,应该做的做。一切时处都能够很正确地了解了,照著正确的方法,那么眼前不会造恶,这个因也非常好,将来死了以后不堕恶道。对于修道过程中还没有获得的功德,这个是能得的正因资粮。

【此与密护根门二者,如圣无著引经解释而正录取。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密护根门跟正知而行这两样,是无著菩萨引经论上面的解释,宗大师把它全部录下来,因为这个是我们修行当中在资粮位上面最重要的。假定我们能够努力在这两件事上修,它产生的效应是“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也就是说要增长一切善法,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这一句话非常重要。真正的佛法,从修行的角度去看,不外戒、定、慧,现在照著这个方法去做的话,特别是能够清净我们的尸罗(也就是戒),戒能清净的话,那是引发定慧最快速、最正确的方便。而定、慧真正的目标,就是要得无分别胜三摩地,现在这样修学就可以达到我们要的目标,所以最后一句话说,这个是我们应该努力学的。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全部做到,可是应该策励自己,随分随力去实践,不断去练习。

【饮食知量者,谓具四法。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无势修善,故所食量,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沉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增长昏睡,无所堪任,故于断惑全无势力。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饮食起,诸旧苦受,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安乐而住。】

  暇满人身是我们最重要且必须依赖的修行工具,因此饮食和睡眠这两样是必须要的。那对这两点应该怎么做呢?关于饮食方面,要具足四个条件。第一个不要太少,那么到底怎样叫太少呢?这个要个人自己去衡量,吃得太少的话,修行的时候气力不够,应该至少吃了以后体力能够维持到第二天。最早于佛世时是只吃一餐,现在我们出家人平常吃两次,总是要使得自己支持到第二天能够没问题。第二,不要吃得太多,吃太多有什么过患呢?身体会觉得很重,就好像担了很重的担子一样。平常不修行感觉不到,真正要修行,要想得三摩地,最重要的就是数息和不净两种观法。如果吃得太多的话,会觉得身体很累,出、入息很难调得平,不但如此,还很容易昏睡,在这种状态当中,真正想修行修不起来,要想断惑更是没有力量,所以不可以吃得太多。
  第三,吃的东西要合适,要容易消化。如果不合适、不消化的话,这些东西增长身体上不舒服的感受,于是就会生病,所以应该避免。第四,非染污心中量食。受用饮食,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根本差别就在这个非染污心。前面是讲所吃的东西不要多、不要少,以及应该吃得合适,最后就告诉我们吃的时候,什么样的心才是清净的、不染污的。我们在斋堂里吃饭之前,维那会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观……”,佛教我们吃饭还要仔细观察,五观里边有一句“为成道业方受此食”,我今天吃这餐饭是为了要修道。所以有一个比喻说饮食就像涂车油,以我们现在来说,要用一部汽车,除了要加汽油,还要加机油。汽车不会对汽油很贪著,也就是说只要你灌了汽油进去,这辆汽车就可以开。现在想想我们吃的时候是什么状态?这个好吃就多吃一点,心里很欢喜,不好吃心里面就排斥,这样的心就是有染污的。
  以我们刚开始修行来说,并不是听见了就能做到,但是应该在听到了以后,渐次渐次地改过。千万不要说我是个凡夫,然后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弄了几十年还是一动都不动。应该随分随力把我们所学到的,不管是《遗教经》、《沙弥律仪》,乃至于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常常多去思惟、观察,渐次地净化、提升自己。
  在这里我也简单地告诉诸位一些经验,我自己跟我周围都发生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我刚开始要出家的时候,心很猛利,自己觉得要去掉贪,所以还没出家晚上就不吃饭,平常也吃得很少,结果常觉得肚子很饿,人又很瘦弱,事情做不来;到后来拚命吃,又吃得很多,以后我看到周围的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这种状态。所以真的要学习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师、友善巧的引导,晓得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慢慢地改过来。我们还算有善根,能够遇见佛法,乃至于能够出家,这个是宿生要有相当条件的;但是真正学的时候往往犯一个毛病--学我,拿自以为是的佛法去做,往往跟真正佛法上面告诉我们的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如果各位自己检查一下的话,就很容易体会得到,我们都是凭自己的想像,我觉得要这样、我觉得要那样。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第一件就是净信,一定要把自己的这些概念放下,去听从善知识的,因为善知识的这些概念都不是我们有的,这个理论上面也很清楚,但也是最难、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也并不是说随便看见一个人就跟著他,这个人多少要有一点经验,在理论上面跟实践上面能够没有错误地依次第引导,在这一种情况之下,放弃了自己的知见去跟他,我们才有提升的机会。这一点从刚开始一直到整个《广论》学完,都是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修净信心。
  现在所说的这四种资粮,是非常实际的修行内涵,在饮食上我们能够不染污地这样去做的话,这个受用才不是罪过,才能安乐而住。

【又于饮食爱著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

  虽然我们放掉了世间,进入佛门中来,但通常对于饮食的爱著是不太容易放掉的,因为我们不能不饮食。平常大家读书也好,做其他的事情也好,一对境,心自然缘著这个境走。我们关在寺院里面,别的东西可以不对境,可是饮食不能不对境。面对饮食、无始以来的习气,外、内相结合在一起,贪爱心会生起来,所以这里告诉我们怎么样对治对饮食的爱著,就是要思惟饮食的过患,它有种种的过失,这个大概分为三类。

【过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为涎所湿,犹如呕吐。】

  第一个,由受用的原因所生的过患。我们受用饮食会生起什么样不理想的状况呢?我们去想:吃的时候味道很好,看起来很美,心里面也很欢喜;可是经过我们嘴巴嚼烂了以后你再去看,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像吐出来的东西一样。嚼烂了以后再吐出来看看,自己也觉得恶心,如果人家吐出来的那就更受不了,这就是饮食的过患之一。
  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吃下去,消化了以后,会转化成为我们身体的血跟肉,维持我们的生命,剩下的杂质则变成大小便,就停在身体的下面,每天都得很多次地去排泄。大、小便是最脏的、最臭的,也是我们最厌恶的,这些都是饮食而生的过患。而且身体上很多毛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而来。这个是饮食对我们的第二种过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48

赞 (0)
分享到:更多 ()